导读:以团结合作迎时代挑战促全球发展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当地时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阐述的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主张是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特别关注的内容。她说,当前,这些领域的挑战变得愈发复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贝西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入研究。她认为,中国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其他国家可与中国合作,共同探索绿色能源发展的新路径。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张有助于全球凝聚共识、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艾伦·金吉尔看来,实现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除了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世界面临的更深层挑战来自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效应对能源、卫生等领域问题,对二十国集团成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表示,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出重要主张。他指出,中国一直在同世界交流想法、为世界提供机遇,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恰普克表示,中国的发展使全球受益,这也是众多德国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的原因。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是应对共同挑战唯一可行的方式,这也正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印度经济学家、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基卜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有关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阐述,认为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经济难题等因素导致多边治理体系面临严重压力,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合作是国际社会共渡难关的唯一可行途径。
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凝聚共识
习近平主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建美好世界。”这是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在研读习近平主席讲话后的突出感受。
他说,当前,人类正面对单边主义抬头、气候变化、疫情蔓延等各种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心协力解决。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强调“同舟共济”“让团结代替分裂”,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各国在此次峰会上共商大计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作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外汇储备大国以及世界重要的大市场,将发挥巨大作用,世界期待中国通过不断发展继续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赞同习近平主席有关“二十国集团要坚守团结合作初心,传承同舟共济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的论述。他表示,二十国集团包含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平台。二十国集团在共商国际大事、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这说明“人们愈发认识到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强调真正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卡瓦略说,中国注重从更加全球化、更具包容性的角度解决问题,倡导互利共赢,寻求与各方进行合作,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合作机制,受到国际社会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