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元素抢眼 干啥都不如赚小钱钱来得实在11月22日晚,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C组赛事正式打响。在可容纳9 2万名观众的卢塞尔体育场,由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与沙特阿拉伯队上演遭遇战
为了打造好这座体育场,中方的参建人员超过千人,从施工设备到制造技术的每个环节,都彰显了中国方案和智慧。作为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索网屋面单体建筑,卢塞尔体育场的屋顶索跨度达278米。场馆建设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体育场采用双幕墙结构,在卡塔尔炎热的气候下提升隔热性能。为了给球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体育场外设有单独的制冷站,水冷空调产生的“微风”通过看台座椅下方的通风口进入场内……
日前,卡塔尔中央银行推出的世界杯特别版纪念钞中,卢塞尔体育场的图案出现在22卡塔尔里亚尔(1卡塔尔里亚尔约合2元人民币)的纸币上。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秘书长哈桑·阿勒萨瓦迪说,建成这座复杂的球场证明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所有到卢塞尔球场看比赛的人来说,他们应该感谢中国的工程师和建设者。”
中国裁判亮相赛场
卡塔尔世界杯B组首轮美国队与威尔士队的比赛中,中国裁判员马宁以第四官员的身份亮相赛场。这是时隔20年后,世界杯赛场再次出现中国裁判员参与执法工作。
今年5月,国际足联公布了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名单。中国裁判马宁、施翔和曹奕分别作为主裁判以及助理裁判入选。在抵达多哈后,中国裁判组接受了国际足联统一安排的体能测试,进行体能和技术训练,并在当地执法了模拟比赛。
按照国际足联的安排,马宁将在E组首轮西班牙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中继续担任第四官员。在男足世界杯中,中国裁判还从未“组团”亮相赛场。后续的比赛中,3名中国裁判员有望组成裁判组吹罚比赛。
在世界杯赛场之外,各国球迷“买买买”的世界杯周边,也少不了中国制造的身影。从世界杯用球到吉祥物“拉伊卜”的各类产品……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中,“义乌制造”已经占到70%。而据杭州海关所属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48.5亿元,其中对巴西出口1.5亿元,增长38.8%。
同样受到欢迎的还有大熊猫。世界杯开赛前夕,来自中国的大熊猫“京京”和“四海”在多哈正式与公众见面。今年10月,“京京”和“四海”前往卡塔尔,按照两国协议,两只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大熊猫将在卡塔尔居住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