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核酸试剂企业毛利堪比茅台 国家强大不能靠茅台,更不能靠核酸高峰期,中国每天近1亿人做核酸检测,以每管2元的成本估算,中国人每天做核酸检测的支出,就接近2亿元。一年下来,支出几百亿元。
科华生物是做体外诊断领域的上市公司,创建于1981年,行业资历不浅。格力地产称,上述资产收购是公司向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只不过,这项举措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收购将满一年,格力地产将科华生物加价转手。一买一卖之后,挣了2亿元的差价。
虽然参股时间不长,但科华生物已为格力地产带来收益。受体外诊断市场需求增加,2020年,科华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33.55%。而在此之前,科华生物已经连续4年,业绩没什么变化,维持在2亿元左右的水平。
03
生物基因、生物医药行业,通常给外界的印象是长研发周期和高研发投入。不过从人员薪资来看,研发人员的平均薪资,远不如销售人员。
比如,从事分子诊断的硕世生物,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有研发人员164人,销售人员178人。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为26.34万元,销售人员的平均薪酬150.91万元。
主业做体外诊断的达安基因,2021年研发人员790人,销售人员650人。研发人员平均薪资约20.9万元,销售人员平均薪酬为105.76万元。
销售费用猛增的情况,也出现曾经想要冲击IPO的翌圣生物身上。
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238.19万元、3281.66万元、5661.86万元和4693.6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87%、17.62%、17.61%和23.37%。其中,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创2019年以来新高。
这些核酸检测产业链上的企业,另一现状便是应收账款多。
冲刺IPO阶段的瑞博奥,报告期内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42.64万元、1,438.07万元、4,191.19万元及5,028.28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49%、10.63%、14.76%及 38.26%。
同样冲击IPO的体外诊断平台菲鹏生物,应收账款也是一路走高。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7910.87万元、8975.83万元、1.7亿元和2.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86%、33.00%、16.78%和25.68%,应收账款占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