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你的朋友越来越少 人到中年没有朋友就是活明白了为什么人到中年以后,朋友就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朋友了?人到三十岁以后你要明白:经济需求和情感需求都是一个人的刚需
为什么人到中年以后,朋友就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朋友了?人到三十岁以后你要明白:经济需求和情感需求都是一个人的刚需。朋友变少了,那是因为你的精力衰退了;琐事变多了;成家立业了;孩子上学了;父母的身体也开始闹点儿小病小灾了;而你的时间也就开始变得金贵了。
年轻的时候狐朋狗友的一个电话,一个人蹬着自行车跑几十里路去赶个饭局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那么多旺盛的荷尔蒙供你肆意挥洒了。你开始意识到只有把自己缩得越来越小,把有限的精力都集中在几个点上,才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而这几个点分别是能带给你情感反馈的人,能带给你利益反馈的人和能带给你文化反馈的人。
其实,刚踏入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一样找不准以上那几个点,都在那儿瞎打。还有就是你年轻的时候脸皮薄,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交友中有利益化的一面,不愿意承认自己从交朋友这件伟大的事情中居然得到了些好处。所有的问题都被这个人好交天下朋友这句话给掩盖了。
三十岁以后先别急着去剖析社会啥的,先把自己琢磨清楚再说。人到中年,头等大事是审视内心深处,找到那个不完美、不理想,甚至是平庸怯弱的自己,和他握手言和,拥抱他,倾听他,爱他,但是不放纵他。问一问他想要什么,然后带他走上那条可以安放内心的道路。
人生最要紧的一个朋友就是自己。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当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人纵容自己动物性的本能,贪、嗔、痴、妄,无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去争夺他人为自己树立的价值。还有些人面对外界的伤害无力反抗,反倒用怨念和嫉妒狠狠的否定自己,审判自己,折磨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能清醒的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非但不拿自己当朋友,他简直是在恨自己。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定会质疑我这种一定要在社交中要好处的论调,这很正常。我要是年轻我也反对,因为我们小时候交朋友确实不功利,因为你连基本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何谈功利呢?
一个人成年之后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大多数取决于生下来你和谁做了邻居。上学后和谁做同学、同桌,住校后和谁同宿舍。不过也有人能熬得住孤单,比如叔本华,他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反正就是不做无效社交,省下大把的时间做学问。而我就是属于熬不住的人。年轻的时候出去喝酒,喝多了,碰见条狗都恨不得和它拜把子,交了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兄弟。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中间他接了个电话,说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要来,我说这个人没啥意思,他来我就走了。我朋友很诧异地说“我以为你们俩关系很铁呢”。忽然之间我就想起来,我和这个要来的人曾经整整半年腻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打游戏。现在想起来好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