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 智商这东西跟学历职位什么的通通没关系

导读: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 5亿元 智商这东西跟学历职位什么的通通没关系近日,一桩历时七年、涉案金额高达3 5亿元的特大诈骗案件画上了句号,心忧女儿学业的某银行行长李某先后26次上当受骗。

近日,一桩历时七年、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的特大诈骗案件画上了句号,心忧女儿学业的某银行行长李某先后26次上当受骗。但这些钱并非出自行长个人腰包,而是李某利用担任银行行长的职务之便,骗取的银行贷款。近五年时间,李某监守自盗3.5亿元,除了被诈骗外,其不法所得还用于个人挥霍。最终李某因犯骗取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 智商这东西跟学历职位什么的通通没关系

尽管李某也是被诈骗的受害者,但看到此案,很难生发什么同情心,感受到的更多是荒诞,是对行长为什么如此“好骗”的诧异。

从案情经过来看,这似乎是个“简单”的诈骗套路。李某想给自己成绩不好的女儿找个好大学上,而诈骗犯谎称自己有亲戚认识各路领导,可以花钱搞定。然后李某就接连落进诈骗犯挖的一个又一个坑,这些坑但凡有些常识,可能都会心生警惕。整个过程中李某但凡找几个教育领域的人问一问,想必就能揭穿骗局。可李某为什么就能这么鬼迷心窍地扔进几个亿?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李某自身心术不正。当他相信孩子成绩不好也可以花钱找关系搞定的时候,他已经选择了走上歪路。这时候,越是正规渠道的信息,他可能越不相信,越是提出荒诞不经的说法,他可能越是觉得诈骗犯有能耐。

而行长好骗的更重要原因,恐怕还在于钱不是自己的。骗子是一步步挖坑加大胃口的,如果第一步100万就要行长掏自己的腰包,想必他会多加核实和警惕。但当监管漏洞使得银行的贷款成了他个人的“提款机”,当上亿的钱财都可以轻松骗取,他可能就不太在意了。

在该案曝光之后,不少网友感到诧异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位行长骗取银行贷款3.5亿元导致重大损失之后,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按照目前的法律,量刑是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但3亿元和7年的代价对比,还是有些冲击人们的感受。

回过头来看,一些人觉得李某作为一家银行的行长,犯下事后看来无比可笑的错误,实在难以理解,可能就是因为巨款在他眼里和在公众眼里的价值太不一样了。简单说就是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所以这件事应该引起反思的,显然不仅是道德层面的提高认识,更应反思相关银行的贷款管理,及时堵上监管方面存在的疏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