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KN95口罩9天涨价6倍 让专家说一下口罩屁用不管价格就下来了三年来已经成为日常必需品的口罩忽然成了紧俏物资,随之而来的是价格暴涨,一只原本售价1元左右的N95口罩如今卖到了五六块。
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了一位防疫物资的批发商,对方表示,批发拿货是一箱起卖,价格“现在差不多四块钱左右吧,但是没有现货,要排队等”。不仅如此,对方还强调,上游原材料涨了7倍,而且对于未来的到货状况也不确定,“现在没有货,不知道到时候现货是哪一个牌子,规格都不一样。”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N95口罩时看到,多个卖家平台对于耳挂式N95口罩的售价大体在5元左右,按照规格有275元/50只,或者470元/100只不等。上述陈丘提到的团购品牌,已经买到了70元/10只。
那么,在这一波涨价之前,N95口罩的正常价格到底是多少一只?或许从银川市日前查出的一起案例中可以寻找到参考答案。
12月14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兴庆区分局公布三起哄抬药品及防疫用品价格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显示,银川市兴庆区某医疗器械经营部购进一批N95医用防护口罩,购进单价均为0.65元/个,销售价格为1元/个。9月27日将销售价格提高至1.3元/个,10月17日再次将销售价格提高至1.5元/个。
不是所有口罩都有防疫效果
新冠疫情已经快要走过第三年,口罩作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防疫物资为何突然紧俏起来?上述防疫物资批发商表示,很多人之前都戴普通口罩的,现在突然觉得不够用了,都要戴医用口罩了。
在鱼龙混杂的口罩市场,确实并非所有的口罩都具备防疫效果。据央视新闻消息,“判断一个口罩是否具有防疫功能最关键的一点是看编码。真正能达到防疫要求的只有这五种编码: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没有标注以上编码的口罩都没有达到防疫标准。国家对民用口罩的染色印花相关质量也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口罩内外层色牢度不得低于三级,以防止染料脱落对人体脸部皮肤造成的不适。”
口罩需求量激增,叠加一些民众对于哪些口罩能够防疫并不十分了解,一些不在上述五种达到防疫要求之列的口罩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陈先生说,他看到一位做团购的群主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批N95的口罩销售信息,价格很便宜129.90元50只。结果点进去一看,并不是真正的N95,甚至连生产标准也没有。“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不太敢买。”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日前立案查处一家涉嫌哄抬口罩价格的商家,该商家9天时间将所销售的KN95(非医用)口罩从每包18.68元涨至139.90元,涨幅达648.9%。12月14日晚,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该网店所在的口罩生产基地,看到基地内囤积大量口罩。经查看销售记录,发现其在成本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售价。以在某平台销售的某款KN95(非医用)口罩为例,6日的成交价为每包18.68元,9日提高到48.90元,10日涨到89.90元,到14日已达139.90元。至被查获,这款口罩售出7000多包。同时,经营者对网店其余近20款产品也进行提价,幅度均在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