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回家的理由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多少人离开过家,就有多少人惦记着家。曾经有多少出走的理由,如今就有多少思乡的情绪。远行万里,回头是家。
回家的感觉很爽,人们为此发明了许多回家的“仪式”。例如谎称“今年不回去了”,然后静待家人的反应。但相比这些恶作剧,大部分人还是会早早把消息预告给他们的父母,好让他们趁早高兴几天。于是,我们就会见到这样一种爸妈,他们会一早就跑去车站,静静站在人堆儿里,望眼欲穿,看哪个才是他们家的孩子。
有人说,生活就是过日子,但年纪大了一些,会认为过日子其实就是“过孩子”。时间像流水一样,有时候没有孩子在家,生活也会像水一样平静无澜。为人父母的,会盼着孩子回家来“闹腾闹腾”,好让这个家再度激起一波波幸福的涟漪。
人和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总是不同的,有的奔放一点,有的则要内敛一些。总有一种爸妈,表面上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兴奋,但他们会早早备起海量的年货,等着宝贝孩子把它们消灭干净。
回家的感觉,在经历了它的高光时刻,也总会回复到它本来的柔和。那一年,文帆回家的感觉是,爸妈把她“稀罕”了两天半,那个小时候原有的氛围又出来了,仿佛她打小就从没离开过这个家。阳光洒落在她身上,她大口嚼着昂贵的草莓,摇晃着两条腿,说这个就当午饭了。任她妈妈数落来数落去,仿佛她还是当年那个不听话的孩子。
这种感觉,文帆想,真是有种莫名的美好。
2.旅途悠悠,无限荡漾的亲情
回家的理由,在一部分人心里,是想家。但在一部分“骄傲”的人心里,则是“这个家没他们不行”,每逢过节,他们就是家里的气氛担当,而春节回家就自然成了一年一度的温暖大会。
回家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看看那些回家的人群,就知道家有多值得回。春节期间的车站、机场,每天都见证着回家的无边人群。一波波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此集合,旋而又各自出发,一步步向家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