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近4成青年群体接受终身租房 这样以后房子是不是没人买了

导读:近4成青年群体接受终身租房 这样以后房子是不是没人买了聂晨至今还记得,2007年刚到英国与导师见面的场景。面对聂晨希望借鉴英国经验,破解住房保障难题的想法,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雷·福里斯特(Ray Forrest)很是惊讶。

那么,租房如此困难,我们国内会不会出现如西方那样的“租房一代”(Rent Generation)现象呢?

据聂晨介绍,“租房一代”是指,有近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青年群体因难以实现住房自有,而将长期甚至终生租房的社会现象。

通过调研,聂晨发现,5年内,在北京保持租赁现状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2.04%。同时,在京购买商品房的青年群体比例排第二,占比23.94%;寻求在京依靠公共部门的支持申购产权性保障住房,如共有产权之类的,青年群体的比例排名第三,占比17.61%。

“也就是说,共有41.55%的青年群体计划5年之内在京告别租赁居住,寻求实现住房自有。”聂晨总结说。

面对这个问题,李军认为,5年之内,不管是留在北京还是去其他城市,买房都会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目前,国内很少有可以租住很多年的房子,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都不满足靠终身租房的条件。”他说。

王凛打算5年之内继续租房。“我不打算买房也不会一辈子留在北京,等30岁左右就找个舒服点的城市生活。我也可以接受终身租房。”她说。

聂晨关注青年租赁群体的长期住房情况后发现,超过60%的青年群体(62.32%)都不接受终身租房,而37.68%的青年租赁住房群体表示可以接受终身租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居住在公共租赁住房中的青年群体更能够接受终身租房。

他分析,青年群体能够接受终身租房主要是受到住房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双重影响。

目前,一线城市长期保持高位运行的房价,已经让部分青年群体形成了缺乏父母经济支持,难以筹齐购房首付的观念。同时,近年来就业市场的波动,也让部分青年群体对未来收入预期持有不确定性,进而不敢或者不愿意依靠长期贷款进行购房。

而之所以大部分青年不愿意成为“租房一代”,主要是受到住房观念的影响。“当下不少青年将为租房支付租金视为消费,而将为购置自有住房还贷视为资产建设。”聂晨说,在心理上,大多数青年群体认为自有住房能够带来归属感,而租赁住房只是过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