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委员建议提高醉驾入刑门槛 应该加大酒驾的处罚力度

导读:委员建议提高醉驾入刑门槛 应该加大酒驾的处罚力度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收到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但这也导致危险驾驶罪案件迅速上升

皮剑龙向界面新闻表示,他预料到该建议会引起一些不同声音,但不能因为有顾虑就不提出自己的建议。

皮剑龙表示,运用刑事手段治理醉驾行为,国家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醉驾入刑未能有效实现防范和减少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立法初衷。

他指出,回顾2011年醉驾入刑的立法背景,当时接连出现多起因酒驾交通肇事致多人伤亡的事件,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公众纷纷呼吁加大对酒驾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醉驾入刑回应了当时的社会关切,其立法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刑事打击来防范和减少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他认为,“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醉驾入刑对于抑制交通肇事犯罪虽有一定效果但非常有限,以醉驾入刑的方式来防范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立法初衷未有效实现。”

皮剑龙表示,醉驾入刑的附随后果严重,制造和引发了潜在矛盾的社会对立面。醉驾虽是微罪,最高刑仅为拘役,但行为人一旦被定罪就会被“标签化”,需承担除刑罚外的犯罪附随后果,比如不得从事军人、公务员等多种职业,其子女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在参军入伍、从事公务员等职业时会受到影响。醉驾犯罪“标签化”的附随后果远远超过刑罚本身惩罚的严厉性,不仅阻碍行为人回归社会,诱发行为人再次实施犯罪,更影响其家庭的正常运转及子女的就业、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