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悔捐”1100万的吴幽到底是什么人 人家也算成功过就没有必要落井下石踩一脚这一次捐赠,原本是个好故事: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差生”在学校里获得包容,辍学出去创业,闯出名堂,回馈母校。但后来的一场官司,以令人唏嘘的方式,续写了故事。
庭审中,吴幽给出了理由:自己承诺捐款后,经济大环境变化,他管理的基金遇到困难,“需要时间来履行”。但校方的律师表示,吴幽事实上具备履约能力。吴幽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用他管理的一个基金的长期收益完成捐赠,但学校只要现金。
当时的调解结果是,吴幽需要在2022年10月20日前先给矿大200万,2022年12月31日前付清900万元余款,有任何一笔钱没付,校方都可以申请法院执行。
吴幽还是没有捐。今年开年,吴幽先是被列为被执行人,2月时,又因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被列为失信人,成了大众熟知的“老赖”。
最近几天,这场有点奇特的官司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许多讨论,舆论分化成了两个极端。有人同情吴幽,觉得学校是在“逼捐”,去矿大的微博下喊话:“我给你捐5毛,你要不要?你必须要,不然我起诉你。”也有人认为吴幽“诈捐”,3年都在靠骗来的荣誉为自己背书。
而这次和1100万一同被戳破的,还有吴幽“镜湖资本创始合伙人”的名头。真正的镜湖资本,在2022年发布过一份声明,称90后吴某以镜湖资本创始人名义在北京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镜湖资本全称为深圳市镜湖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没有吴姓创始人、合伙人、高管及股东——简单来说,吴幽的“镜湖资本”是“李鬼”。
吴幽到底是谁?做过哪些投资?如何走到今天?这些年,吴幽接受了大量的媒体采访,也在创投圈、币圈接触过非常多的人,每日人物通过梳理资料,以及联系了接触过他的人,还原他在悔捐门背后的多个侧面。
打入创投圈
吴幽曾说,创业者成功几率较大的人,一般具备这些特质:穷过、聪明、成功欲极强。事实上,这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吴幽的起点很低。在网易科技的报道里,吴幽4岁起,母亲就重病卧床,家境很拮据。他有一个姐姐,读中学时寄宿,连食堂都吃不起,吴幽心疼姐姐,放学去河里捡药瓶卖钱,手经常被划伤,至今,手上还有不少疤痕,“是他穷过的见证”。也因为条件不好,他上大学的一年多,没给学校交过学费。
但他有强烈的向上爬的渴望。他曾经在600米深的煤矿井下做了两个月的技术工,出来之后跟自己说,“以后绝不要在矿上待一辈子”“我不应该只是苏北农村里的种田娃”。
淘宝卖化妆品让吴幽赚到了第一桶金,结识薛蛮子则让他进入了创投圈。根据《中国慈善家》以及《中国企业家》的报道,2013年,吴幽陪一位朋友去见薛蛮子寻求投资,朋友半个小时也没说明白自己的商业模式,但吴幽不到10分钟就讲清楚了,薛蛮子因此对他产生了好奇,问,你是干嘛的?答,辍学的,在干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