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超4亿人集体“吃土” 为啥前二十年没有沙尘暴

导读:超4亿人集体“吃土” 为啥前二十年没有沙尘暴 风沙从北向南一路肆虐,截至今天上午已抵达江南南部,波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为本次过程最南界,影响人口已超4亿人。

今年以来,中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几乎每十天就来扫荡一次,数量、频率和强度都是近几年之最。更离谱的是,眼下这轮沙尘天气还没完全结束,冷空气又“打包”好了新的“风沙套餐”,13日至14日,北方地区又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说到沙尘暴,很多人会联想到植树造林,下能固沙,上能防风。我国从1978年起,在广袤的“三北”地区启动建设了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四十多年过去,造林成功了吗?有用吗?沙尘为何卷土重来?

超4亿人集体“吃土” 为啥前二十年没有沙尘暴

让沙无法起飞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这句歌词讲出了沙尘天气形成的两大要素:地表要有沙,所谓“沙源地”,戈壁沙漠最适合;空中要有风,所谓“气旋大风”,持久强劲更添动力。再加上不稳定的大气层,就形成了能混沌天日的沙尘暴。

每年3到5月,北方的沙就在风的帮助下开始长途跋涉,上升到几千米的高空,再向南平移,越过各种障碍,制造沙尘“幕墙”、泥雨,那些试图阻挡沙尘的城墙、树林、高楼,只能看着干着急。

标签: 吃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