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云昔日金主一夜赚了2000亿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北京时间2023年9月14日晚,全球芯片IP龙头Arm(代码“ARM”)正式登陆美股纳斯达克,发行价定为51美元/ADS(美国存托股份),募资金额为48.7亿美元。
不仅如此,当芯片制造出来后,Arm还会以约1%-3%的比例从芯片最终售价中“抽成”,这部分收入被称为“版税”。因此,采用Arm IP的芯片卖出越多,Arm获得的收益越多。
理解了Arm在IP领域的强势地位,就可以解释即便是英伟达、高通、苹果、华为等各国领先科技玩家,也无法绕过它构筑的铜墙铁壁。
尽管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过去的三年中,Arm的资本化之路走得并不平顺。而这个故事,要从它与现在的控股股东软银集团结缘开始讲起。
02、上市坎坷,回报丰厚
2016年,孙正义盯上了当时在伦交所和纳斯达克双重上市的英国芯片IP企业Arm。
彼时的软银集团已因为对阿里巴巴、雅虎日本等项目的成功投资而名声大噪,擅长兵行险招的孙正义也有了“投资之神”的称号。这一年,还是年满58岁的孙正义原计划“退休”的时间点,但是膨胀的野心战胜了一切,他公开对外表示“我很贪婪,我认为我还没有干够”,起码要再干10年。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软银集团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共同设立了千亿美元规模的投资基金“软银愿景一期”,号称要“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而Arm,正是愿景一期的首批投资项目。
据媒体报道,为了成功收购Arm,孙正义曾亲赴土耳其港口城市马尔马里斯,只为了与正在海上度假的Arm董事长及CEO碰上一面。这一年Arm正因为终端手机市场增长见顶而遭受质疑,但孙正义还是不遗余力地为Arm站台,在各个场合讲述“ARM将成为冠军”的故事,最终说服了投资者。
2016年9月5日,软银愿景一期完成了对Arm总对价320亿美元的收购,成为欧洲商业并购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
除了Arm,获得愿景一期基金最终投资的还有Uber、滴滴出行、今日头条、WeWork(共享办公企业)、Cruise(自动驾驶企业)等科技企业。
从这些参投企业中不难看出,孙正义想要借助软银愿景去押注的,是互联网市场的持续爆发。而其中,Arm承担的是孙正义对物联网市场的期许——他曾公开讲到:“该公司(Arm)设计的小型低功耗处理器占到智能手机的95%,更不用说大多数智能扬声器、健康追踪器、无人机和电视了。”
2016年,在孙正义的推动下,Arm还与中方资本成立了合资公司安谋中国(Arm China),后者面向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快成为Arm的主要营收板块之一。
但孙正义的预计可能只对了一半:一方面,在物联网芯片IP市场,Arm凭借过往技术优势市场份额很快攀升至超过90%;但从财务回报角度而言,其“一次性授权+从每块芯片中抽成1%-3%”的业务模式又决定了回报周期极长,难以快速为软银带来回报。
一位芯片IP行业从业者对「市界」分析道:“这是IP的行业客观规律决定的,一款IP研发完成后几乎不再有什么维护、折旧成本,可以细水长流地售卖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是就像是一款上游零部件,不可能卖出太高的价格。”
这也体现在了Arm的业绩上,被软银收购后,Arm的营收增长十分缓慢。不仅如此,其盈利能力也不如人意,在2018、2020、2021财年出现了亏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委身软银后,Arm加大了对物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力度,要花费较长时间摊薄投入、慢慢回本。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