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107岁长征老红军王定国在京逝世 王定国参加红军的艰苦,艰辛,艰难但是她不后悔

导读:107岁长征老红军王定国在京逝世 王定国参加红军的艰苦,艰辛,艰难但是她不后悔从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获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同志夫人、老红军王定国因病于2020年6月9日上午11点0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107岁。

他们相识于长征途中。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王定国正在河边洗衣服,一位留着八字胡的红军向她走过来:“小同志,要过雪山了,请你帮帮忙,把两件衣服合起来,中间装上羊毛,我要穿它过雪山。”王定国爽快地答应了,老同志还自我介绍说:“我叫谢觉哉,就住这山坡上,是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的。”

第二天王定国便将缝好的衣服送过去,老同志赞叹不已,临别时还叮嘱她“多准备一些辣椒,爬雪山可以御寒”。

他们相爱于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定国在地下党的营救下,从马步芳的监狱逃出。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她继续参加营救失散战友的工作,也与谢觉哉不期而遇。朝夕相处中,互相了解的两人在“同志们关心,组织上安排”下,结为革命伴侣。

他们相伴于革命道路。从兰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国几乎一直在谢觉哉身边工作,谢觉哉也成了她的“识字老师”。

1971年6月15日,谢老与世长辞。王定国按照胡耀邦同志“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将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的要求,开始整理谢觉哉的手稿、日记,先后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近500万字的历史文献。

107岁长征老红军王定国在京逝世  王定国参加红军的艰苦,艰辛,艰难但是她不后悔

2016年,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到王定国老人家中采访。儿子谢亚旭告诉记者,母亲从大字不识一个的童养媳,跟随父亲学习认字写字读书,到70多岁开始学画画,一直都处于不停地学习之中。

不忘初心,胸中自有家国情怀

在王定国家并不宽敞的门厅,一进门,迎面墙上是一幅王定国和一位画家合作完成的长城画作,这幅画名为“爱我中华”。

家人告诉记者,70岁起,王定国开始自学书画,并且自成一派,家中有不少她的作品。“我母亲很喜欢和名家交流,还会请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指点一二。”谢亚旭指着长城图告诉记者,“老太太一生心胸宽广,所以画出的画很有气势。”

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晚年的王定国依然心系国家,为新的事业开始忙碌。1983年,她重回甘肃,和伍修权等老同志一起,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向中央提交调查报告和建议。从此,那些被称作“红军流落人员”的老人,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称呼——红军西路军老战士。

王定国还倡导成立了“山海关长城研究会”,拍摄专题片《万里长城》;积极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参与筹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注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等建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又被授予“终身生态贡献奖”。

72岁时,一起意外车祸使她脊柱受伤;75岁时,她因患乳腺癌动过大手术;94岁时,王定国依然活跃在祖国各处。谢亚旭打开老人94岁回到谢觉哉老家湖南宁乡的视频,王定国突然抬头,目光凝视画面。

“那一天,90多岁的母亲带着70岁的儿子,回家乡‘看望’120多岁的父亲,这可真是少有的事情”,谈起这段经历,小儿子的语气满是骄傲。

阳琼仙在王定国身边工作了几十年,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她用“可敬可亲、心胸宽广”形容这位老人。“我80年代就到奶奶身边,她是我们女同胞学习的榜样。和一般人不同,她的生活状态很好,爱学习,也很关心别人,从来不会责备你”,提起口中的“奶奶”,阳琼仙总是一脸佩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