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内蒙古电力扣留记者要采访素材是为什么 原因让人惊讶!

导读:内蒙古电力扣留记者要采访素材是为什么 原因让人惊讶!

6月11日下午,内蒙古晨报融媒记者前往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内蒙古电力”)就呼市海亮物业转供电多收电费问题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后,内蒙古电力要求记者删除采访素材,不删除不能离开。三名记者被扣留近一小时。

6月11日16时15分许,内蒙古晨报融媒三名记者来到内蒙古电力采访关于呼市海亮物业转供电多收电费相关情况。当日17时30分许,就在记者采访结束要离开时,内蒙古电力负责宣传工作的一位张姓部长告知,因记者采访携带了摄像机,未经内蒙古电力相关领导批准,因此采访拍摄内容需删除,不删除不能离开。随后,该张姓部长电话通知安保人员上楼。记者拒绝删除采访内容并准备离开时,被多名安保人员与铁甲护卫阻挡,禁止记者离开。

记者拨打110报警。18时15分许,呼市西把栅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此时,距离记者被扣留内蒙古电力办公楼已经约45分钟。见警方到来,包括张姓部长在内的内蒙古电力多名工作人员与警方及记者交涉约15分钟,要求记者发稿前必须就报道内容与其沟通,获得同意方可刊发。记者再次拒绝。后在警方的保护下,记者才安全离开内蒙古电力办公楼。截至离开时,内蒙古晨报融媒三名记者被内蒙古电力扣留近一小时。

内蒙古电力扣留记者要采访素材是为什么 原因让人惊讶!

记者监督公权,实乃媒体天职。但在现实窘境中,基层部门与新闻监督的纠缠,常常以各种形式予以呈现:监督性报道刊出前,竭尽全力进行阻止,手段可以是贿赂与收买,当然也不排除暴力。这些年来在有的地方,记者的正常采访,遭遇官员或地方势力的野蛮对待,早就不是新闻了,有的地方甚至还动用警力来对记者围追堵截。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起案件中的相关官员都被问责。在现实窘境中,基层部门与新闻监督的纠缠,常常以各种形式予以呈现:监督性报道刊出前,竭尽全力进行阻止;而在曝光之后,基层部门也往往更容易“积极回应”。深究下去不难发现,有时即便是看似“软下来”的积极回应,其实也远非舆论监督之效用,而可能取决于权属级别的影响。如此,即便可以促成个案的瞬间解决,却很难让权力真正被驯服。这的确反映出舆论监督之于当下,某种耐人寻味的处境。记者并不享有什么特权,扣押记者未必就“罪加一等”,但记者本身也是公民,对公民基本的人身权利予以切实保护,也包括对记者人身安全的保障。何况记者的采访报道,是受公众委托、社会授权,保护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就是维护公民的知情权。阻扰记者的正当采访,不是心虚畏惧,色厉内荏,就是藐视法律,冒犯公众利益,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容忍的非法行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