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东北小城45平房子5万卖不掉 这其中原因是怎样的入冬后,这里白天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大雪覆盖着一望无际的土地,户外已经不适宜开展露天作业,整座城市的脚步慢了下来。
由于气候原因,东北的农作物每年只能生长一季。进入11月,外面已是天寒地冻,农村有些人家烧起了土炕,城里家家户户暖气相通,街上人烟渐少。
下午三四点钟,太阳就慢悠悠地落山了。晚上的七台河几乎没有娱乐活动,6点钟各大商场和超市开始打烊,公共浴室此时迎来了全天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在这里洗去满身的疲惫,然后便回到家睡觉了。
七台河的早晨在第二天的6点钟被唤醒。天空刚蒙蒙亮,马路上就能看到匆匆忙忙赶往早市的人们。11月13日,记者来到了七煤总医院附近的奋斗路早市。在这里,豆腐脑、麻花、羊杂、高粱酒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人在卖母蛤蟆。
早晨的气温降到了零下15℃左右,即便是东北比较抗冻的人,也难以抵挡户外冰天雪地的严寒,所以当天来早市遛弯的人并不算多。而早市叫卖的商贩穿着厚厚的棉袄,缩着手站在刺骨的寒风里,他们一般下午三四点钟天快黑的时候就会离去。
上午七八点钟,整座城市开始运转起来。出租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在冰面上缓慢行驶,公交车挤满了上班的人。如果出门逛街的话,最好戴一顶厚厚的帽子。
在七台河市区,很少看到高新科技公司的身影,这座城市超过一半人的生活直接与煤炭相关。这样的格局导致煤炭开采兴盛时城市急速发展起来,而煤炭资源一旦面临枯竭,人口外流的现象就特别明显。
据七台河市统计局、七台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七台河人口总量为68961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20471人相比,减少230860人,下降25.08%,年平均增长率为-2.85%。
谈及人口外流,当地人的普遍看法是,“我们这边太冷了,冬天的时候户外基本停止了工作。加上没有其他产业做强有力的支撑,煤炭开采乏力的时候人口就会自然流向其他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
王智远(化名)退休前常年在七台河各大煤矿做机电维修。站在桃山区一处废弃的铁轨处,他向记者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台河煤矿开始兴起,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在煤矿干了差不多40年。”他说,当煤炭资源开采殆尽的时候,铁路就派不上用场了,煤矿里面的学校、商场、医院都会废掉,大批人员会转岗到其他煤矿,还有一部分人会离开这里。
随着近些年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减少,东北地区煤炭城市人口外流的现象愈加突出。附近的双鸭山、鹤岗、鸡西等城市,人口数量都在逐年下降。
“当仅有的煤炭资源没有的时候,房子也就不值钱了。”王智远说,现在黑龙江的4座煤炭城市(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年轻人离开后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在七台河的汪清湖小区,房价每平方米还不到1000元,比鹤岗很多房子都要便宜。”
他说很理解年轻人的选择,但自己现在已经退休了,不会再往其他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