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呼吸机企业将发三四倍年终奖 三倍年终奖过个热闹年随着我国新冠感染者人数激增,相关医疗器械产品需求量激增,呼吸机正是其中之一。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企业的呼吸湿化氧疗仪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呼吸湿化氧疗仪的订单已经排到了节后,包含耗材也是,完全没有库存。”
其中,呼吸湿化氧疗仪有两个型号,分别是医用和家用。医用的是要接在医院里的中央氧源,相当于可以直接向患者的肺泡中输入有湿度、温度适宜,且含有氧气的气体。以在疫情中出现的白肺患者为例,其可能出现低氧血症情况,可在医院里直接使用该医用呼吸机,流速可以切得很高。
家用型号可在家中接制氧机,也能形成较为舒适的氧标,如患者在家里出现急性缺氧的情况,可在第一时间作为救治方式。
扩产:企业单月产量暴涨
未来随着感染高峰期过去,市场对于呼吸机的需求是否会骤减?针对未来预期,上述企业人士认为,未来对呼吸机的需求量不会降低。
因为我国人均呼吸机数量较少,未来使用到呼吸机的场景会增多,目前还存在很大缺口;此外,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新冠感染者、重症患者将持续增多,对呼吸机的需求也将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内阻塞性呼吸暂停症(OSA)和慢阻肺(COPD)存量患者基数庞大,分别约为2亿人和1亿人,但OSA诊断率不到1%,COPD诊断率和治疗率仅为27%和20%,和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以前大家认为入睡后打鼾说明睡得香,但其实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果伴随呼吸暂停,在睡眠监测时,就会发现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睡觉打鼾有风险,需要及时就医。”
相关呼吸机市场潜力巨大。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56亿美元,CAGR为1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33亿元,CAGR为22%。
据怡和嘉业招股书,2020年家用呼吸机的前五名分别为飞利浦、瑞思迈、怡和嘉业、鱼跃医疗、律维施泰因,市占率分别为28.4%、26.6%、15.6%、7.3%、5.5%。
以主营业务为呼吸机的怡和嘉业为例,受疫情影响,其业绩大涨,为企业成功上市带来重要推动力。2017-2019年,怡和嘉业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35%。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疫情需求拉动,其双水平肺病呼吸机带动营收同比增长117%。
2022年11月1日,怡和嘉业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第一家中国自主品牌的呼吸机上市企业。据公告,预计其2022年实现收入为14.44-15.44亿元,同比增长118%-133%。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飞利浦呼吸机召回事件或对行业影响深远。怡和嘉业认为,召回事件对飞利浦的品牌和渠道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