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孙女通过摄像头目睹独居爷爷去世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大吃一惊睡梦中89岁的爷爷平静去世,这一幕被安装在家里的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她和爸爸会带老人开车回江苏常熟老家,去看望过世的奶奶,她的奶奶就葬在山上。他们三个人会爬上山,去奶奶的墓碑前悼念。近年来,爷爷腿脚越发不便,爬上山的就只有朱祎祎和爸爸两个人,每次他都在车里静静地等待。风带走了爷爷的哀思,传递到了山上。现在,爷爷跟奶奶都一同在天上团聚了。
爷爷去世后,朱祎祎对“衰老和死亡”有了更深的体会。谈到给独居老人装监控的事,她说:“等我老了,如果也是独居,应该也会同意安监控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爷爷生前的监控录像,也被作为一份特别的媒介记忆,永久地保存下来。
03 监控之下:老人获得陪伴,却让渡了隐私?
日本导演竹内亮曾在中国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幕这样的画面:在川藏线上,一名长途司机在加油站停了下来,稍作休整。在休息的时候,他从裤袋里掏出手机,打开了手机里的监控,没有打扰屏幕里的家人,随后安静地看了起来。
这个镜头一闪而过,远在千里之外,电子监控消弭了此时空间上的距离。家人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镜头下的日常,被挂念自己的人藏在心底。
监控摄像,作为参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媒介,已经不仅只有监视、监督等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购物网站搜索“监控”,跳出来的商品虽五花八门,外形却大体相似。这些“智能摄像机”价格从百元以内到400块钱左右,其主要的卖点在于,360度全景、红外夜视、人脸识别追踪,可以连接WI-FI进行通话,以及回看三天以内的记录。
因为价格不贵又小巧实用,目前小型监控已成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普遍需求。除了家庭护理属性,摄像头的互操作性也在进一步地增强,以便与其他家居产品实现智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