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媒体:四天工作制是延迟退休的良药? 法国人觉悟太低了不懂得为国家奉献虽说在这个热爱表达政治诉求的国度,罢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这一回的规模不同凡响。
他们采取了很久未见的激烈措施:关闭学校、工厂,暂停部分铁路、地铁、航班运行,走上街头边跳齐舞边喊口号:
“我要在患上关节炎之前退休!”
在抗议示威者看来,延迟退休有两点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第一点,是退休年龄与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
“马克龙说是64岁退休,但我们真的有可能工作到64岁吗?我是说,谁会愿意雇佣这么老的员工?”
一名40多岁的赌场营业员说道。
中国都市白领普遍有35岁即失业的危机感,法国人同样担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岗位紧张的现状下。
64岁是法定退休年龄,但很多人担心早在64岁到来前,他们就已经没有工作可做。
那意味着,他们将在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养老金的情况下度过几个困窘的年头。
另外,这还牵扯到代际矛盾。
十几年前,日本曾有一种说法,叫做“银发灾难”。说的是高龄员工盘踞在公司高位上不肯退休,让年轻人失去职场的晋升空间,以至于引发年轻人对老年人的仇视。
一位52岁的女性抗议者不愿看到同样的事情在法国发生:
“我们也不想当老鼻涕虫,黏在岗位上,不给年轻人腾地儿,可如果真的不能退休,那我们也没办法。”
另一点,是退休年龄提升所造成的隐性剥削。
“让人们等待更长时间领取养老金对那些最无力等待的人来说影响最大。”
彭博社的一篇报道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够活着等到领取养老金的那一天。
整体来看,人类预期寿命确实在延长,但如果细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依旧能识别出明显的差异。
从事重体力劳动、危险工作、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预期寿命明显比生活优渥的都市中产要短。
科廷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澳大利亚,只有70%的土著男性活得足够长,可以领取政府养老金,而普通人群的这一比例为86%。
对于他们来说,每延长一年退休时间都可能意味着他们有更大风险在拿到退休金前就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