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悔捐”1100万的吴幽到底是什么人 吴幽个人资料简介

导读:“悔捐”1100万的吴幽到底是什么人 吴幽个人资料简介2019年的4月10号,对吴幽来说是个重要日子。这天,他穿了褪色的蓝色牛仔裤、黑框眼镜,背着双肩包,带着一种“极客”气质,出现在中国矿业大学。

初出茅庐时,他的标签是“草根创业者”“怪才”。除了穷苦出身,他反复提到的经历,是自己5岁学相声,曾经在徐州的鹏程戏院演出,“比小岳岳有才华”;还有16岁进入国家冰球青年队,“中长跑、二级跳远都是国家级运动员的水平”。

进入创投圈之后,他的标签多了一个——“90后投资人,24岁成立镜湖资本,第一期募了3.25个亿”,跟大佬的相处细节成了他最常提到的。多家媒体引用过:薛蛮子说,喜欢吴幽的折腾、不按部就班;刘东华说,初见吴幽,就像2001年见到马云;吉利的董事长李书福说,每次见吴幽,都会有新的东西。连雷军也要主动认识他,在吴幽的描述里,那是2013年初,“当时雷总身边不同的人都跟他说,有个小孩特有意思、好玩,介绍你认识认识。那个人就是我。”

但这些大佬们的“加持”,从来只出现在吴幽的个人叙事中,没有得到过另一方的回应。

吴幽也频繁提到自己的“镜湖资本”,投过的项目和赚到的钱。他的投资风格似乎不拘一格:文娱项目投过《北京遇上西雅图2》《九层妖塔》,医疗上投过国外知名癌症靶向药公司,以及国内的16家精神病院(也有采访说是8家)。

事实上,吴幽创办的公司,并不是镜湖资本,而是叫做“新余镜湖和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并不是吴幽所说的2014年。而他自称投资的文娱项目,每日人物也未查询吴幽公司参与出品的相关信息。

文品是深圳镜湖资本管理的创始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文品向每日人物介绍说,自己管理过两个基金,一个是2015年跟PPTV天使投资人李翀合作的深圳点亮股权投资基金,一个是南京镜湖基金,后者是在2020年申请牌照,注册资本1000万,两支基金加起来,累计管过的资金在10亿左右。根据天眼查信息,文品的镜湖资本投过一些科技公司,比如中山市博顿光电、深圳力子机器人有限公司。

在过去的几年中,文品曾经听说过吴幽的“镜湖”,以为只是重名,但是去年,一位朋友到北京出差,提到文品的“镜湖资本”,创投同行的反馈都是“是不是那个吴幽”,同时“评价不太好”,文品害怕影响声誉,因此请了一位律师,做了简单的调查。

律师在评估之后表示,这是一个法律上的模糊地带,因为吴幽确实注册了带有“镜湖”字样的公司,说自己是镜湖资本的主理人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看到矿大与吴幽的官司之后,文品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搜索,发现吴幽的“镜湖资本”并没有备案过,也没有牌照。

文品认为:“正规的私募基金都是有牌照的,有牌照才有资格募资,没有牌照的募资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在去年12月颁发新规之前,过去的许多年,拿到牌照的门槛并不高,有250万注册资本,再请一位律师就有可能拿到。“吴幽一直宣称自己管理46亿人民币基金,如果没有备案,要么是他没有实力拿这个牌照,要么说明他是个行业门外汉。”

到2019年左右,“29岁为母校捐款1100万”成了吴幽的新标签。他确实因此收获了许多荣誉。矿大给了他 “中国矿业大学特别校务参事”和 “创新创业导师”两个头衔。因为捐款,吴幽还登上了《中国慈善家》杂志,有一篇个人专访,名为《母校最大单笔捐赠,来自这个大二辍学的90后创投合伙人》,以及登上国际公益学院发布的《中国捐赠百杰榜(2019)》,位列第90位,是榜单上唯一一个90后。

不知道是否因为接受了太多采访,吴幽的描述常有夸大色彩,比如他说自己在矿大读书时,“一年会在图书馆看至少200本书”。这样算下来,他平均每个月得看16.6本书,两天必须看完一本,同时还要兼顾做生意、赚钱——这样的读书速度,让人生疑。

亚洲通信公司总经理李旻羲的文章中说,吴幽2010年辍学创业转战电商,到2013年赢收2.8个亿,但吴幽又在别的场合说,从0做到3个亿的,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赚钱速度一下子提升了十倍。

吴幽的另外一些说法也有矛盾。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官网的文章中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幽看到了2006级物理系学长肖俊发放的速唯读书会的招新传单,“聚天下之贤才,成世间之伟业”的宣传语吸引了他。肖俊发了2000多份传单,主动打电话报名的,只有吴幽一人。

到了公众号“舵舟”的报道里,变成了吴幽自己印了2000多份传单,自己办了读书会,口号是“聚天下之贤才,成世间之伟业”。再到“嘉宾商学”公众号,吴幽印的传单数量变成了8000张。

不知是吴幽接受采访时说错了,还是矿业大学写错了,官方公号中介绍吴幽:“他和团队做的话梅护肤……经过3年时间,其高端化妆品产品卖到淘宝美妆类前10名,2013年零售做到了7800万元。”但很快,留言区就置顶了一条更正声明:“据核实,吴幽并非话梅护肤的创始人,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荣誉给了,钱没到位

上海的投资人方鑫曾经在5年前和吴幽有过接触。他记得,那时的吴幽26岁左右,投中过、拿得出手的好项目几乎是0,但在一场饭局上,吴幽说自己的资本“第一期募资5个亿”。方鑫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想,“这个人不实在,在吹牛”。

标签: 悔捐 吴幽到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