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老赖”利用漏洞可坐飞机高铁 背后的真相让人震惊

导读:“老赖”利用漏洞可坐飞机高铁 背后的真相让人震惊数据显示,自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最高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提到,推进解决执行难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实现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他强调,在具体执行中,要在不影响债权实现、不构成财产价值明显贬损前提下,对能“活封”的财产,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物尽其用,社会流通不因执行受阻。

如何保障能动执行在法治轨道运转?黄文俊表示,执行程序在《民事诉讼法》中仅有35个条文,尽管近年来最高法院出台了大量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新问题仍层出不穷,填补规则漏洞,统一办案标准有所滞后,致监管失去针对性和准确性,“今年我们将推进失信、限消、拒执罪等司法解释的修订,出台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的司法政策文件,配合强制执行法立法程序,织密制度铁笼。”

黄文俊说,执行系统内,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建立“零报告负面清单”,对违反规定未报告人员,严肃追查,绝不姑息。同时开展专项督导,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队伍建设、消极执行、错误执行等问题。执行系统外,我们将更加主动接受纪检监察专项督察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媒体等全社会监督,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做实做优“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打造立体化执行监督体系。

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但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

对此,最高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表示,打击规避执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执行工作能力的提升。其中,首要的就是提升执行查控能力,进一步拓宽网络查控系统功能和覆盖范围。

据悉,目前,已经建成了以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为主、以地方法院“点对点”为辅的网络查控系统,该系统已经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中国银保监会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存款、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理财产品、不动产等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