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博士被困缅甸:因业绩不好被转卖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

导读:博士被困缅甸:因业绩不好被转卖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张某的女友及家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张某读书刻苦,性格内向,交际不多,读书期间生活节俭,会拿出部分奖学金给家里补贴生活

英语流利被安排诈骗“外国人”

驻泰使馆称其被泰国警方寻获

25日下午,参与协助解救的支援者阿龙发文称,解救过程很艰难,张某是在中国警方及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等多方协调配合下被解救,自己主要负责与张某所在园区的物业协调,而张某对他而言,与其他被困缅甸的人没有区别,都是普通家庭的普通人,希望媒体不要对自己过度宣传,这对他造成了较多困扰。

志愿者阿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的公司在东南亚有广泛的业务,曾协助解救过十几个被困者,也曾利用人脉关系打听到张某的信息。

阿伟介绍,电诈园区的公司相互划分了业务范围,有些公司针对中国大陆诈骗,有些公司针对港澳台和东南亚华人区诈骗,还有些公司针对英语国家诈骗。“反馈的信息是,他因为英语流畅,被安排对英语地区的人进行诈骗。但因为业绩不好,曾经被转卖过,没怎么挨打,就是精神状态比较紧张。”

阿伟介绍,张某的博士学历在园区并不被重视。大部分困在缅甸从事电信诈骗的人学历都不太高,学历在这里不重要,诈骗公司都有完善的诈骗话术,“需要你口才好、脑子灵光、服从管理。一些良心不安不愿意配合,或者业绩太差的,会被体罚、殴打,或者找家属勒索赎金。”

阿伟称,在他接触的案例中,9成以上的被困者前往缅甸之前并非完全不知情。一些人是冲着电信诈骗,或者模糊知道是做违法生意,冒险去挣所谓的大钱。还有一些是以为去东南亚打工,被骗入境后被强行卖到园区。“业绩做不好总挨打的,求助意愿和回家意愿会强烈些。还有一些人是钱挣够了,也会冒充被骗者的身份想洗白回家,公安机关都会进行甄别。”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通报称,使馆注意到张某经泰国被诱骗至缅甸妙瓦底从事电信诈骗的报道,第一时间通过泰执法机关核查有关情况并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24日晚,张某被泰国警方成功寻获。目前,驻泰使馆、驻清迈总领馆正与泰警方密切协调,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24名缅甸电诈嫌犯被移交中国

志愿者揭秘电诈内幕

标签: 博士 缅甸 业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