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石家庄解除静态管理之后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1月12日,石家庄市政府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信中呼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决落实中央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中的“四早”
小区微信群里,不时有人询问“管控”的相关事宜,但没人回答,“楼长也只是说‘外面很危险’类似的话,没有正式通知,连做核酸的时间都没人告知。”程琳说。
家住新华区的李玉清所在小区也是11月2日起静态管理,当天早上6点左右,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本栋楼的微信群里发消息称,接到上级要求,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其实我们已经有预感了,被封前一天,小区给发了三天的抗原检测。我们觉得不对劲儿,就去买了鸡蛋蔬菜之类的物资。”李玉清说。
静态管理期间,张强的小区大门被铁皮严严实实挡住,门口还拉了警戒线,李玉清的小区也大门紧锁,个别高风险楼栋还贴了封条,程琳则被封在楼里,单元门被一根铁丝卡着,志愿者坐在三四米外的小车上值班。疫情体现在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中。11月1日,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发布通知,原定5日、6日举行的河北考区2022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消;原定于11月6日举办的2022石家庄马拉松赛取消;6日起省科技馆、省图书馆、体育馆临时闭馆......
记者梳理发现,石家庄本轮疫情始于10月末。10月26日,石家庄市长安区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检出阳性感染者2例,经专家组研判,长安区河东街道一印宿舍9号楼被划定为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另外中山东路街道勒泰A座被划定为中风险区,长安区除上述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区。
11月3日,微信公众号“石家庄发布”再次发布关于划定风险区域的通告,划定21个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其中长安区17个高风险区的范围扩大到了“小区级”和“村级”,新华区和桥西区则只定位到“楼栋级”。
河北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告诉深一度,5日早上,学校突然在钉钉上发布通知,要求在校学生统一留在宿舍,后来随着疫情扩散,有症状的同学陆续被转移出去,到学校附近的酒店隔离。
在此期间,石家庄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均维持在个位数。直到5日,该数据突破两位数,11日则突破三位数,日新增确诊无症状感染者达289例。当日,石家庄再次划定了50个高风险区。
一位负责流调的社区基层工作者告诉深一度,那段时间,她感觉要打的电话一下子变多了,有一天流调电话一直打到凌晨四点。此外她还要接受社区人员各种情况的报备,比如学生从学校返回家中等,汇总后再将情况报备给上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