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讲述了什么故事作为一部主旋律色彩的时代影片,演员阵容相当豪华,周冬雨、王一博和张艺兴三大顶流、外加俞灏明、邢昭林、宋轶
耿淑嫒的父亲听到噩耗高烧不止,她16岁的弟弟前往东北照料了姐姐的后事。后来,耿淑嫒的弟弟入伍参军,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继承了姐姐的未完成的“开荒梦”。
《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的第一个单元,演绎的就是“北大荒”时代的知青故事。
去年12月,电影还专门在北京组织研讨会,主创们将把“每个单元故事在内容上强连接”“增强影片的思想性和真实性”。在“向北大荒进军”的过程中,这样的无畏青年还有很多。东北抗联领导人冯仲云,顶着零下低温,在蚂蚁河边播下了开荒第一颗种子。特等功臣迟子详身上带着5处重伤,坚持赶制出1200多件拓荒小农具。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刘岑,离家到北大荒试办国营农场,一待就是36年,终生奉献给了垦荒事业。
这些年来,一共有14万转业复员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来到北大荒。在北大荒博物馆的故人墙上,至今还留有为建设北大荒而牺牲的12342名拓荒勇士的英名……如果能把他们的“黑土地青春故事”都展现在观众面前,那今年的“泪目”片场,非这部电影莫属!
02、动人的支教之旅
陈独秀曾说,青春如朝日,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1999年国家发起西部大开发计划,一群有志青年变成了推进计划进程里最活跃的“细胞”, 主动选择扎根西部,去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
影片第二个单元,带我们重新回忆这段艰苦而充满大爱的故事。“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时的青年,并没有留恋曾经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有的人甚至再也没有返乡,选择一辈子和荒漠大山里的人民奋斗在一起。2002年,在西藏日喀则教育局的保定招聘会现场,出现了毕业生争相报名需要竞聘的场面。两名数学与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为了拿到去雪域高原支教的名额,都非常坚定不肯放弃。你肯定想不到,最后的结果是用“投硬币”的方式来选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