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专家:新冠肺炎应改称新冠病毒传染病 冬天既将过去,春天既将到来!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进入关键时期。新华社12月5日晚发文指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我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这为持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解读和落实二十条和第九版防控方案,一些政策正在调整。如何面对新冠病毒,已经不仅是一个健康方面的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已经达成共识,把新冠肺炎改为新冠病毒传染病。之所以没有叫‘新冠病毒感染病’,是为了强调它的强传染性。”谷晓红说,目前广东一些专家提议把病毒称作新冠病毒感冒,但“感冒”同样没有强调传染性。命名突出传染性,有助于提示民众做好防护,因为有基础病的人还要注意防止感染后发展为重症。
思路应从被动检测转向主动预防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2月1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到,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
谷晓红认为,当前面对奥密克戎,中西医协同应是重点,在未来应更多强调。预防思路应该从被动检测向主动预防转变。除接种疫苗外,中药在预防、治疗、诊断方面都会起到很大作用。“从预防来讲,《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体内的环境调整后,包括新冠病毒在内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病毒和细菌,不一定会使人感染。所以有的人会得,有的人不得,和内因有很大关系。”
谷晓红表示,因此从中医的角度预防新冠感染,一方面要调整内环境,中医称“內证态”。一方面也要设法抑杀病毒,“扶正祛邪”。冬春季节,可遵循“一病一方”的原则应对传染病。
过去两周,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刚经历了一场疫情的“遭遇战”。疫情发生后,即采用新冠病毒的中药预防药方进行预防。由学校代煎药,为密接学生每天服两次,连续服用三天到五天,起到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