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是时候出海做生意了!不要怕” 这是要抢回失去的三年12月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每年的四季度,往往是中国外贸传统旺季,也是各外贸企业年末冲刺抢抓订单、确定下一年产能布局的关键时期。
“这两天,还会有六七十位客户来到我们的展位进行面对面沟通。”该负责人透露,明年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参与全球线下展会的力度,让产品走向世界。
放在以前,“走出去”可能只需一张机票,但现在不仅需要开拓市场的勇气,更需改变现状的信念。
“去的时候行李箱是满的,里面都是样品;回来也是满的,带回来的是客户下单要做的新产品。”12天的包机之旅让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言东收获颇丰。
“市场需求变了,行业风向变了,以往流行的款式,现在很多都已淘汰。”丁言东提到,学习和进步是自己最大的收获。外贸商们深深感受到,行业内蓬勃的数字化进程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让他一下子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了自己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年终冲刺稳经济,“搞钱”的氛围回来了
当网友们还在调侃“以后赚不到钱,再也不能怪疫情了”时,浙江等地的官员和老板们早已二话不说,收拾起行李、打着飞的就去了国外谈生意。
这足以看出稳健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重要程度。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贸进出口仍然交出稳健答卷:1至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表示,进入冬季,疫情反复、成本增加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外贸积极性和活跃度。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保持较快增长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出重要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部署了坚持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强调“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等。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