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发热门诊爆满 专家呼吁轻症居家自愈 定点医院都看不上病真相竟然是这样的
韩冰所在的医院住院要求是需有48小时核酸结果,如果是急危重症,可以不等核酸结果出来立即办理住院;如果是非急危重症,则需要等待核酸结果出来后再办理入院。目前,韩冰所在科室都分为阳性病房、阴性病房,以及过渡病房,对于没有48小时的患者先在过渡病房治疗,核酸结果出来后,再转入阳性或阴性病房。
此外,其医院要求各科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排班次。在医护人员上班过程中,需穿隔离衣、佩戴N95口罩及防护面屏,但实际上,隔离衣并不能满足护理阳性病人的防护需求,而医护人员在感染之后也没有办法拥有更多的休养时间。
韩冰所在科室原来分有两个病区,由于人手不足,目前正在推进两个病区的合并。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峰,各个医疗机构都在想尽办法优化分级诊疗,延缓医疗挤兑的发生。
“对医疗机构来说,此前的环境是前期社会面帮助进行了筛查,现在社会面的筛查减少,只能靠自己。在靠自己的过程中,急诊首先告急,也是医院的第一道关卡,门诊患者或许可以做核酸检测,但是急诊是很难做到的。”刘然对时代财经称,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在门诊、急诊也需要一定时间内的核酸结果,但如果患者情况紧急,会一边治疗一边等待抗原和核酸检测结果。如果核酸是阴性则收入普通病房;如果核酸是阳性,直接转入阳性患者收治区。
而发热门诊依然在医院内起到哨点的功能。按照正规流程,患者依旧从发热门诊经过筛查后,判断是否为新冠,然后再进行后期分类分诊,以确保病毒不会在医院院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散和流动,最大程度阻断医院感染的发生。
“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患者”
院内感染一般是指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一般来说,医院属于病人密集场所,医院环境最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条件,导致医院感染发生。
随着“二十条”“新十条”的发布,全国多地相继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多场合放宽对核酸证明的查验,医疗机构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越来越多患者涌入医院,院感风险不断增加。
“我们医院每天都在强调加强防护,但随着就诊患者增多,医护人员受感染几率非常高。”广东某三甲医院内科医生李慧对时代财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