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抗疫的变与不变 以“一万”的努力防范“万一”的发生基本恢复畅通,中国社会正朝着生产与生活正常化迈进。 中国为何在现阶段优化调整防疫政策?这是在近三年抗击疫情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疫情形势新变化、综合研判各方面条件后的主动作为
从世界范围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防疫政策逐步放开时,几乎都会在短期内出现病例数激增、医疗资源紧缺等问题。中国的防疫政策正在“换档”,不可避免会有一个适应期。中国政府呼吁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免疫接种、要求一些城市加快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强调加强药物供应和医疗资源准备等,不仅是为了适应疫情新形势要求、尽快度过政策调整“适应期”,更体现了中国抗疫一以贯之的初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自抗击疫情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明确,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此为根本遵循,中国先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根据世卫组织13日公布的数据,全球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约6.45亿,死亡超过663万人。中国官方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36万例,死亡5235例。
得益于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8.1%,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9%,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国内外机构纷纷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修复式回升,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