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国多地呼吁涉疫药品共享 国人抢囤东西的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涉疫药品的缺货、断货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两天,已有多座城市倡导“有余药的市民,分享药品给亲友或急需之人”
游仙区精神文明办称,倡导理性、适量、按需购买日常急需药品,不可大量、盲目储备和长期囤积防疫药品。倡导邻里互助,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主动为邻里提供代买代办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倡导无私奉献,通过业主、小区、社区或更大范围的微信群、QQ群等各种渠道,救急助困,在满足自身用药需求前提下共享防疫药品。坚决杜绝高价买卖药品以及交易假冒伪劣、过期药品等违法行为。
12月15日,湖北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新民社区对现状形容道,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人员流动加快、病毒传播迅猛,感冒发烧的病人陡增。老百姓急需的口罩、药品等防疫物资均被抢购一空,一时之间造成防疫物资相对短缺。急需的人心急如焚,储备过多容易可能空置和浪费,造成供需不平衡,如感染时每人“布洛芬”或“泰诺”2-4粒、连花清瘟胶囊48粒足够。
新民社区倡议,亲朋邻里间的防疫物资进行共享互助、互通有无。在保留自家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富余的紧缺物资药品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共享或交换其他药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湖北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16日发出倡议:广大市民发扬守望相助、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把闲置的药品存货,通过社区、网络等平台,与自己的同事、朋友、邻居共济使用,让有限的药品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也许您的一个善举,就能救他人于危难。
“在这个寒冬时节,邻里间有了一种互相‘搭把手’的温暖。”12月16日,北京西城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称,连日来,西城区各街道的居民“各显神通”,共同搭起了防疫互助渠道,防疫物资和药品暂时短缺,邻里的善意却从来不缺。
文章提到,近日,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5号楼的赵女士在社区居民互助群里看到了一条求助信息,赵大爷得知后,便让女儿把自己的健康防疫包也先送给邻居,老人身体马虎不得。随后,赵女士的父亲就立刻拿出前几日社区发放的健康防疫包,虽然自己的药品也不多,但他还是决定分享给这位更需要的邻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送出之前老人还特意消了毒,同时也怕生病的老人有其他基础病需要注意,就把药品说明书发群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