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海信撤掉“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广告 这啥逻辑呢?“最近有一些声音关注海信在世界杯赛场边打出的广告,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有人认为有一些争议”,一位接近海信的知情人士对观察者网回应了此前报道中提到的相关质疑。
面临疫情的冲击,电视显示面板出货量已经连续四年下降,各面板生厂商更是主动下调稼动率。
TrendForce数据显示,电视终端销售疲软,但在面板厂新产能仍持续加注下,造成电视面板和整机供需比例扩大至35%,是近5年供过于求最为严峻的一年。
在市场整体下行压力下,头部企业之间的存量博弈尤为激烈,目前的整体格局是三星仍一家独大,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由海信、LG、TCL组成,相互之间差距微弱,不同统计机构根据不同口径会给出不同排名。
行业研究机构奥维睿沃(AVC Revo)发布的《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1-10月,海信全球TV(含东芝)出货规模超越LGE,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在国内市场,海信电视1-10月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为23.31%,出货额市场占有率为25.19%,出货量和出货额均为国内市场第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销售统计信息,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销售4640万台,同比下降6.1%。其中液晶电视4490万台,OLED电视150万台。全球前10大电视厂商出货量为3720万台,市场占比超过80%。其中,我国海信市场占有率为10.8%,TCL市场占有率为10.6%,小米市场占有率为6.9%,创维市场占有率为3.2%。
全球数据提供商Omdia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电视销量/销售额排名,三星电子以20.2%位居榜首,之后依次是LG电子(12%)、TCL(11.7%)、海信(10.1%)、小米(6.5%);从销售额维度看,三星电子市场份额为30.2%,稳居第一;LG电子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二;TCL市场份额为9.3%,排名第三;海信市场份额为8.6%,排名第四;索尼市场份额为8%,排名第五。
消费需求下降、库存持续攀升,今年开局,去化库存已经成为了家电企业的首要目标。
财联社9月援引供应链人士消息称,京东方主动下调稼动率,从75%降至65~70%;TCL华星下调至70~75%;惠科也下调至60~70%;群创部分工厂下调至55~60%;夏普下调至50%以下。
然而随着四季度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到来,国内双十一促销备货拉动,加上年底世界杯的需求带动,面板价格与电视销售都迎来了逆势回升。
根据研究机构Omdia数据,品牌厂开始加单储备电视面板库存,三星已上调第4季液晶电视面板采购量,由原本规划850万片上调至1000万片,展开回补库存作业,采购量增幅近二成。由于电视面板价格来到历史新低,整机厂开始购入面板储存战备库存,为迎接第四季销售旺季准备,陆续开始增加备货动能。
回溯上一届2018年6月举办的俄罗斯世界杯,拉动2018年1-4月彩电出口销量增长迅猛,累计同比增长约30%,在观赛的热情之下,Omdia预计2023年将是需求回暖的一年,而且市场需求的恢复将主要集中在大尺寸(50英寸及以上)电视显示面板领域。除此之外,Omdia预计,70英寸以上的电视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1800万台增长到2023年的2100万台,增长15%以上。
复刻韩国逆势扩张?中国制造需一起努力
“海信已经把广告语改成了‘中国制造,一起努力’,”上述接近海信的人士表示,这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品牌已经开始集体出海,与目前的世界霸主韩国三星、LG进行正面对决。
制造业的世界格局竞争,绝非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他表示,“韩国的三星和LG集团,同样是通过国家输血和投资逆势扩张,打败了日本企业与美国的企业,现在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企业如今努力冲击到世界第二这个位置,已经具备了值得认同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