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为球痴为球狂 为球穷得叮当响 国足不拿个冠军都对不起这些球迷了

导读:为球痴为球狂 为球穷得叮当响 国足不拿个冠军都对不起这些球迷了何胜始终非常理性,“无论什么比赛,还是要看当时自己的条件和情况,条件允许,我会出现在比赛现场的。

从9寸电视到万人球场

“北京夏至,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什么季节?”

这道“送分题”出自1978年全国高考,那时不少考生为这个压根没听说过的城市犯了难。

当年,央视首次以录播的形式转播了阿根廷世界杯,肯佩斯飘逸的长发、河床体育场漫天飞舞的纸屑和双方球员入场时口中哈出的气,成为了当时球迷的回忆。

3年后的1981年,罗西(原名“李文钢”)的亲戚家拥有了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在一个秋天,电视机里播放的一场足球赛吸引了罗西。

“我还记得那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男足主场对阵科威特男足,最后3比0拿下科威特。”罗西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那一场比赛,令罗西爱上了足球。但在那个年月,没有过多的渠道可以系统地了解足球,专业的报纸杂志印刷出来送到鞍山需要时间,图书馆、单位的图书角、百货商场……罗西跑遍了,最后和收废纸的大爷成了朋友,旧杂志和旧报纸成为了罗西了解足球的最佳途径。

为球痴为球狂 为球穷得叮当响 国足不拿个冠军都对不起这些球迷了

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打电话也是一笔巨款,鞍山市邮电局门口的一个角落,成为了罗西的“主场”。

那里不仅可以最快拿到足球的相关信息,还聚集了一拨“同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鞍山的球迷去邮电局并不是为了发电报或者收信件,而是听罗西“侃球”。

随着1982年央视转播世界杯,意大利球星保罗·罗西大放异彩,由于与罗西一样外形消瘦、眼眶深邃,李文钢正式被球迷唤作“罗西”,这一叫就是40年。

就在那年,罗西的儿子出生,初为人父的罗西并没有因此放弃足球,反而愈演愈烈,他甚至翻阅了各种字典寻找“球迷”的含义,但是都没有被收录进去。

“既然是‘迷’,就要有一个‘迷’的样子。”自诩为球迷的罗西,为自己定下了严格的要求,能看的球,一定要看,能去现场看的球,就要去现场看。

1986年,罗西在鞍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球迷协会,当年8月,他带着36名球迷自费前往北京观看了“长城杯”足球赛。

那也是中国足球有历史记录以来,首次有球迷跨省看球。

1993年6月,国足无缘世界杯,在成都的第二阶段比赛沦为“陪太子读书”。赛前罗西(中) 和众多球迷为国足加油。图/受访者提供

罗西来北京的那年,磊子两岁,他的童年在包头度过,他并不知道1300公里外的一个城市,有一个对足球如此痴狂的男人,但这并不影响日后人们将他们俩时常放在一起对比。

“我是因为父亲喜欢看球,被影响了。”磊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那时,包头并没有一支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队伍,磊子看过更多的是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和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直到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职业足球队包钢带钢队在包头成立,参加当年的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磊子才第一次有机会走进足球场看球。

“5块钱一张票,那几乎是我一周早饭的花费,攒下来去看球。”那个时候刚上中学的磊子,不光攒下饭钱自己去看球,还邀请同学去看球,他已经想不起来多少个早上没有饭吃。

短短两年不到,包钢带钢队就因成绩不佳、经营困难而解散,磊子失去了家门口看球的唯一机会。

与罗西和磊子相比,何胜没有那么幸运,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家门口也没有职业球队,既没有渠道了解足球,更没有机会去现场观看。

何胜生在新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四川乐山工作,在他小时候,电视转播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受到家中条件的限制,他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第一次走进现场看球。

2008年3月,何胜坐了一宿绿皮火车,从四川乐山抵达云南昆明,那是一场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国足最终与来访的澳大利亚互交白卷。

走进足球场的那一刻,何胜才感觉到,在几万人的球场里看球和坐在电视机前完全是两个感觉。

“震撼、投入、忘我。”何胜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就这样,何胜开启了自己跟国足的远征,微薄的工资收入,绝大部分被他换作了球票和交通费。他去过高原上的昆明、梅雨季节的杭州,来过北京也去过上海。“别人都是出门旅游顺便看球,我是出门看球顺便旅游。”何胜说。

很长一段时间中,何胜只是家人眼中的一个喜爱足球的“败家老爷们”。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F组,墨西哥对阵德国赛前,何胜(右)手持大力神杯模型与墨西哥球迷合影。本版图/受访者提供

丢工作,挨耳光,口吐芬芳

罗西想不到,那次跨省看球,让自己丢了工作,也就是那次,让他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职业球迷。

从北京回来后,罗西就被车间主任喊到了办公室。

“小李啊,这个月你有4天事假还有2天旷工。”车间主任说着,罗西的脑袋嗡嗡的。

在那个年月,一个工人一个月有两天旷工就是个天大的事,不光工资奖金都没了,在工厂里的口碑也都完了,按照现在的话叫做“社死”。

随后车间主任继续说:“这次算是给你机会,你要是再因为看球请假,我不会批了,你要么老老实实上班,要么就别干了。”

罗西感觉车间主任的话很重,压着自己很久喘不上气来,随后的半年时间,身高1米8的罗西体重从150斤骤降至120斤,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瞪着眼珠子思考。

半年后罗西自己给出了答案,“不能老老实实上班了,还是要看球。”随后他向工厂提出了辞职,从此要做一个职业球迷。

回家告诉父亲后,父亲给了罗西一个耳光。

“那一巴掌其实他打得不重,他是抡起来胳膊轻轻打在脸上的,但那一巴掌坚定了我的决心。”

罗西当即给父亲跪下,“爸你放心,你儿子是去看球了,不是走歪门邪道,最后我要是要饭了,我也去南方,不会在家门口给老李家丢脸。”

就这样,罗西离开了家,也离开了爱人和孩子,头也不回地踏上了职业球迷的道路。

罗西小有名气后,全国各地的球迷都奉他为头目,信件如雪片般从全国各地寄到鞍山。

“当年我火到什么地步,信封上只要写着鞍山球迷罗西收,都不用写地址,准能到我手里。”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