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布洛芬巨头发话:月底前产能翻番 对屯药的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导读:布洛芬巨头发话:月底前产能翻番 对屯药的人要追究刑事责任!2022年12月14日,上海,一家药店告知顾客:感冒药、退烧药都已售完。目前上海部分药店的常用感冒药、退烧药等销量大增

“为全力保障产品供应,公司相关生产线已开启满负荷生产模式。截至目前,各项生产运营均正常推进。此生产状态持续至何时,要视后期疫情发展情况而定。产品市场供应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产品在部分终端存在断货情况。”金石亚药表示。

华润三九(000999)、珍宝岛(603567)、康恩贝(600572)等公司也提及,接下来几个月或四季度产品端向好趋势。比如,华润三九在其披露的11月14日-1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也透露,四季度感冒发病率相对较高,规模较大。目前来看订单情况不错,销售趋势良好。

药物紧缺何时能缓解?个人囤积售药是否违法?

陈为功认为,缺货是临时性的。“中国是制药大国,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原料药的产能非常充足,具备全球供应能力。企业一旦适应疫情新常态,产能开足,供应会很快赶上。”

先声药业(02096.HK)相关负责人也曾介绍,公司制药基地紧急召开防疫药品保供专题会,加快防疫药品的生产储备和供应。“现公司已做好元旦、春节加班加点,进行抗疫产品的生产准备,确保产量充足、质量领先,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新华制药证代表示,新华制药的产品从12月15日开始就已成倍地产出,生产之后药物需经过检验程序,质量口出具检验报告后,才能往外发货。“公司正在调整生产线,加大生产量。前期公司产量不是那么大,但现在已经都调整好了,陆陆续续都在出(货)。”

林黎则认为,缺货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希望媒体能多引导大家理性购药,科学用药,不要盲目跟风。另外,我们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大力度管理药品流向,现在出处(生产企业)这块是管起来了,那各经销商把货销到了哪些终端,这些终端又销给了哪些个人,如果整个流程全部实时监管起来,那没人能囤货居奇了。目前管是管的,但很多数据是后补的,这就是个漏洞。”林黎说。

据悉,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涉疫物资价格违法案例,其中天津某药房涉嫌捆绑销售哄抬价格被罚50万元;北京某药房哄抬连花清瘟胶囊价格,进销差价率高达538%,被罚款30万元。

此外,在社交平台,有一些私人渠道的退烧药在高价售卖,一瓶美林叫价上千元。

对于上述行为,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田磊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对于以囤积居奇、转手倒卖等方式,层层加码,哄抬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的,应当根据囤积、倒卖的数量、次数、加价比例和获利情况等,综合认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其他严重情节”,依法严惩。

“个人卖家在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前提下,贩卖退烧药品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为个人使用而组织团购并不违法,为了牟利而组织团购或进行采购的,也属于违法行为。”田磊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从事药品批发活动,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从事药品零售活动,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

多地已开始发放药品

另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社交平台,曾出现“异地网购药品攻略”,消费者将跑腿软件的定位修改到广西、西藏、新疆等地,再通过快递的方式就能抢购中小城市药店的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品。这一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众怒,当地网友痛斥这种行为会导致本地不会使用快递电商的老人和孩子无药可买。

对于采购们普遍反映的“政府采购走了大半”,陈为功表示,各地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可以理解。“当政府看到当地药物短缺的现象,不急也不太可能。政府会希望本土企业关注本土的情况,一般会以协商的形式完成药品的供应。”陈为功说。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一二线城市抢购退烧药与资源错配有关系,“要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做核酸时有能力,配药也应该有能力。”

据媒体报道,12月17日,江苏苏州姑苏区将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样点改造成了“发热诊疗站”,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目前苏州全市范围内设有1035个发热诊疗站,发热诊疗站将随着发热患者人数增加梯次增加。

此外,从目前各地发布的信息来看,政府发放药品也已经进入日程安排。江苏常州以及南京、安徽合肥、湖北武汉、福建福州等地近期陆续发放“健康包”,帮助群众抗击疫情。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谈及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生产保障方面的工作时表示,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工信部正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

12月18日,林黎向澎湃新闻记者反馈,其已采购到少量美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