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节前后全国或达感染高峰 多研发有效药多生产药才正道!进入12月的第三周,全国多地迎来“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这种判断更多来自人们的切身感知:身边激增的感染者和医院发热门诊前的长队。
专家提醒,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海啸,老年人最好不感染或是错峰感染,重症高峰到来前,各地要提前发出预警,让医院做好准备。而在监测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是否真的知道:第一波感染高峰何时会到来?
2022年12月24日,上海,曹杨老百姓“家门口”的发热诊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于近日升级为发热诊间,以进一步响应广大居民的发热就诊需求。图/视觉中国
春节前后全国或达到“感染高峰”
近日,“发烧指数”一词频上热搜,大数据专家结合百度搜索指数、经过复杂计算后预测出不同城市第一波疫情的达峰日期,数据平台“数据团”12月23日的最新预测显示,全国最早达峰的城市是河北保定,已于12月14日达峰,疫情仍处高位的北京也于12月17日达峰,预测累计感染比例达到48.4%,上海、深圳、广州几大千万人口城市紧随其后,在12月21日刚刚达峰。
一位长期进行疫情模型预测的数据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发烧指数”对疫情的发展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近期各地的“发热”搜索量均出现突增现象。它其实是“谷歌流感趋势”(GFT)预测系统的一个初级再版。GFT采用了40多个指标,涵盖面非常广,比如发热、咳嗽、抗生素等,后来还是被证明高估了实际感染数。“冬季新冠和流感叠加,这些发热者未必都是新冠感染者,也可能只是得了普通流感,或有一些头疼脑热的症状,因此需对其保持警觉。”
一位安徽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发烧指数”只在疫情早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后期几乎失效,“多数人出于担忧,可能在前期已经搜索过了”。他认为,各地真正的感染高峰肯定会在“发烧指数”高峰之后。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北京,很多市民这周的普遍感受是“身边的人大多已经阳过或阳康了”,记者采访北京几家三甲医院发现,医院第一波“倒下”的医护基本从12月19日这周开始陆续返岗,之前两周的人员紧张情况有所缓解。多名医生反映,其所在医院的医护感染率至少达到了60%~80%。
2022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广安体育馆内的简易发热门诊,消毒员正在为场地消毒。图/视觉中国
北京目前是否已达到感染高峰?
北京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就在10天前的12月11日,涌向各医院发热门诊的患者还只有2.2万人次,但这已经是在此一周前的16倍。北京一家主要收治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的二甲医院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周医院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接诊300人次左右,这周已降至100人次。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流行病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推测,北京感染发病人数应该已经达峰,但重症和危重症还在继续增长,还没有到最高点,三级医院还要经受二三十天“非常非常艰难的苦日子”。
这一轮北京疫情的增长速度超乎很多人预期。这位流行病学家分析,疫情一旦失控,上升曲线会非常陡直,各国情况大都如此。假设传播指数是10,防控措施松动时有1000人感染,三天后,就会有11000个感染者。但由于市民和社会单位为了自保而调整人际接触,比如减少到岗率、减少出行、不出去购物聚餐等,实际传播数会比10要低不少。尽管如此,感染速度仍会很快,累积感染人数在不太长时间里就会达到很高水平。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因为缺乏具体数据,很难评估北京的准确疫情走势以及目前是否真的已达峰。在前述数据专家看来,考虑到奥密克戎的致病性,按重症率0.1%估算,北京目前的感染率还到不了70%。“现在感染的主要是医护、快递、青壮年、打工族等”,老年人的感染高峰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根据前述数据专家的模型预测,2023年春节前后,全国疫情会形成一个“真正高峰”,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在春运期间会迎来感染小高潮,1月31日后开始缓慢下降。“在1月31日这个节点,也就是春节之后,全国平均感染率可能达三分之一,全国ICU床位需求峰值集中在12月20日到明年1月15号之间,也就是说,这期间各地可能会面临医疗挤兑高峰,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中国今冬疫情会经历“一峰三波”: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以城市为主,会慢慢上升;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是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他估计,今冬人群感染率在最终会在10%~30%。
医疗机构抗原阳性未纳入确诊报告
专家指出,由于每日公布的确诊数字太少,已无法反映真实世界的疫情传播趋势,因此很难对感染高峰进行准确预测,“现在只能大概估算,通过一些其他数字对参数进行校准,比如抽样调查结果。”前述数据专家说。
他指出,国家在12月17日已将抽查感染率的任务布置下去。目前至少有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十余个省份启动了居民新冠感染情况问卷调查,问题包含近期是否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以及近期是否进行过抗原检测等。通过问卷方式粗略估算出当地新冠感染率后,数据会统一上报给国家疾控局。“但问卷中列出的很多症状表现难以与普通流感区分,除非自己刚自测过抗原阳性,否则很难说一定是新冠,因此这些感染率只能作为参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