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节前后全国或达感染高峰 多研发有效药多生产药才正道!进入12月的第三周,全国多地迎来“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这种判断更多来自人们的切身感知:身边激增的感染者和医院发热门诊前的长队。
陆蒙吉指出,国内现在仍应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重点人群的方式监测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因为新冠感染发展到重症的时间差有一周,而死亡数字会更加滞后,至少要等到2~3周以后。如果单用重症、死亡人数作为预警,预警发出时,此前一周已感染的人已可能转化成重症。因此,对确诊数字的监测,是判断医疗挤兑何时会发生的重要信号。
“这个问题早已在新冠疫情早期得到澄清,全球有能力进行监测的国家,一直坚持统计新增感染者,直至今天也没有变。德国目前的核酸、抗原检测力度有所降低,但最近一周每日监测到的新增确诊数字仍接近三四万。”他说。
在国内宣布不再统计无症状感染者数据的当天,12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介绍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疑似病例,特别是自测抗原阳性人员居家治疗,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相关信息无法纳入医疗机构填报数据中。他强调,下一步国家将继续以中疾控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依托全国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加强养老机构、精神病院、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的监测和报告,为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这两周来,全国不少医院已不再要求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医护、患者测核酸。前述安徽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说,“就在不久前,医院还规定,若发现新冠核酸阳性人员,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现在都在鼓励大家不去测核酸,改为测抗原,这样也就不用报了。”
前述知名流行病学家表示,目前,医疗机构的抗原检测阳性者未纳入确诊病例报告,而核酸检测大为减少,故上报病例数很少。此外,现在国家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冠,因此医院要在发现确诊病例后两小时内上报,但大量接诊人数使得医疗机构无法完成报告,“这可能也变相鼓励和放任了医疗机构不报告。”
他建议,近期应把报告时限要求调整为二十四小时报告,抗原和核酸检测阳性者均按确诊病例上报,医院也应提高核酸或抗原检测率。
多位专家提出,参照国外经验,中国应尽快将抗原检测阳性者纳入国家每日的确诊数字统计并及时公布,否则将难以掌握疫情基本的传播情况。
疫情监测做得较好的新加坡,早在今年1月刚面临奥密克戎冲击时,卫生部就把抗原检测结果纳入确诊数据。第一波疫情中,从2022年1月21日至3月11日,新加坡本土病例超过60万,其中近50万确诊是抗原阳性。近期公布的每日确诊数字中,80%以上来自抗原检测。“在香港,约有60%~75%确诊病例发现自抗原检测。”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为了确保抗原结果能及时、准确上报,金冬雁建议,中国应在国家层面搭建统一的申报系统,“当然现在先从各地开始也是一种探索”。目前,北京、浙江、辽宁、湖北等多省市都已上线了抗原申报平台,但抗原结果仅作为一种出入凭证,与核酸结果“在出入公共场所时有同等效力”。
金冬雁补充说,从国家层面纳入抗原检测结果,意义不仅在于对疫情更好监测,也可规范劳工何时返岗,“如果确诊后了,你的老板还要求你上班,你怎么办?没有官方权威的抗原认证,就会鼓励人们带病返岗,那岂不是扩大了病毒的传播?”
在香港,截至目前,连续两次抗原阴性仍然作为感染者解除隔离的条件。近日,多地公布了复工返岗规定,并未强调返岗前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在作为“疫情放大器”的医院,北方某市一位三甲医院护士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2月初‘新十条’发布后,医院最初要求所有感染医护要连续两次抗原阴性后才能返岗,现在复工不用做任何检测,感染后一般5~7天就自行返岗,急诊医护感染三天后应复工,“发热门诊医护很多都是带着烧工作”。
陆蒙吉提醒,各地还应有一定量的检测,不能太少,尤其是医院现阶段一定要加强检测,而不是减少或放弃检测,从德国经验看,面对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医院如果坚持检测,“院感还是防得住的”。他说,“德国院感控制相对比较好,只出现了局部院感,奥密克戎到来后,医院和养老院暴发的大规模感染事件没有超过疫情早期”。
病毒性肺炎是重症的重要信号
12月16~18日,北方某市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病房里,出现了十余位死亡的患者,几天前,还只是个位数。死者多是有基础病的高龄老年人,其中一些有多年的慢阻肺、冠心病等病史。“他们都是新冠抗原阳性,很多病人因为等不到120救护车,来医院之前已经在家耗了三四天,到急诊后已经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有的甚至已经呼吸衰竭。”该医院急诊科医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没想到重症的压力来得这么快。”
随着重症高峰的到来,死亡数字也在增长。近期,国家卫健委明确了新冠死亡标准。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他同时强调,从临床实践中也看到,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