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高福:新冠病毒已找到多种动物宿主 专业的事儿只能专业人士去做!

导读:高福:新冠病毒已找到多种动物宿主 专业的事儿只能专业人士去做!新冠疫情暴发至今,不仅对公共卫生构成全球性威胁,也对医疗系统和全球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为应对此次大流行,世界各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高福指出,应重新评估大流行前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同时应重新检测广泛地区的存储样本。血库和组织库是回顾性血清学或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疫情暴发前血液样本或环境样本中已出现病毒证据的国家或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此外,明确病毒的自然宿主或中间宿主也需要对易受病毒感染的动物样本进行全基因组研究。

病毒的溢出效应

高福等人在最新的文章中写道,除人类外,还发现了其他几种哺乳动物通过与COVID-19患者接触而自然感染SARS-CoV-2,如动物园中的猫、狗、狮子和老虎、水貂和雪貂。雪豹、美洲狮和大猩猩也被发现在自然界感染了SARS-CoV-2。

在这些溢出事件中,与水貂相关的SARS-CoV-2变异体产生的影响最大。此前的研究和相关报告已明确,水貂也将SARS-CoV-2变异体传播回了人类,并导致进一步的社区传播。这也意味着,水貂和人类之间的病毒传播形成了“双向传播”。

另外,除自然感染病例外,感染实验也显示多种动物都可能是SARS-CoV-2易感宿主,例如兔子、猪、狐狸、果子狸等。

上述大多数自然感染发生在家养动物中,但在野生动物中发现的病例要少得多。然而,美国近期的一项血清监测显示,在2021年的野生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样本中,有40%发现了抗SARS-CoV-2抗体。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1份和3份样本检测到抗体。

高福等人指出,虽然尚不清楚野生白尾鹿的SARS-CoV-2是否由人类引入,但抗体阳性率的大幅上升表明,SARS-CoV-2曾在野生白尾鹿中传播。由于北美野生白尾鹿的地理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约3000万),人类与野生白尾鹿的接触可以通过野生动物恢复、野外研究、保护工作和一些野生动物相关的旅游、补充喂养、圈养鹿和狩猎等活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它增加了来自野生动物的SARS-CoV-2扩散到人类的风险。

文章还从分子机制上进行了分析。SARS-CoV-2的RBD和ACE2的几个关键位点的突变与病毒的跨种传播密切相关。在SARS-CoV-2-RBD上,493、498和501位点被鉴定为决定宿主范围的关键突变热点。

而ACE2上的41和42氨基酸被鉴定为SARS-CoV-2 RBD结合的关键位点。在这两个位点上有4种组合(Y41-Q42、H41-Q42、Y41-E42和H41-E42),其中,Y41-Q42组合对SARS-CoV-2 RBD的结合亲和力最高。此外,K31和K353被报道为突变热点能够显著改变结合自由能,K353到A353的突变可能会破坏ACE2与SARS-CoV-2-RBD的结合能力。

宿主扩张尚未结束

文章在最后部分提醒,冠状病毒的宿主扩张已被证实。之前的一项结果表明,一些正在发生的适应水貂的突变如果传播回人类,甚至引发进一步的社区传播,将对公共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由于水貂是在养殖场养殖的,对水貂进行大规模屠宰可以有效防止水貂源SARS-CoV-2变异在水貂种群中传播和突变积累。然而,对于野生动物不能采取类似的措施。

文章指出,当跨物种传播发生并在新宿主种群中传播时,需要适应性突变,因此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查野生白尾鹿的这些新变种的基因改变以及相应的传播和传染性对人类的影响。

文章尤其指出,由于SARS-CoV-2正在向野生动物蔓延,许多其他野生动物也会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生白尾鹿而感染SARS-CoV-2。有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一些动物可能对SARS-CoV-2易感,如埃及果蝠、普通狨、猕猴、堤岸田鼠和北美鹿鼠。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大多数陆地野生动物对SARS-CoV-2的易感性还没有经过测试。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海洋野生动物(特别是海洋哺乳动物)对SARS-CoV-2的易感性研究几乎空白。由于人类海洋活动频繁(如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人类与海洋生物接触的频率较高。如果某些海洋生物对SARS-CoV-2高度敏感,则存在由人传染给海洋生物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SARS-CoV-2可能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传播,导致产生一些新的SARS-CoV-2变异,对人类造成未知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陆地和海洋野生动物,特别是易感野生动物进行大规模的SARS-CoV-2筛查,以监测它们的感染和突变情况,制定进一步的防控策略。”高福等人认为,这也为研究SARS-CoV-2的起源和跨物种传播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自2021年11月以来,奥密克戎及其各种亚型,打败了贝塔和德尔塔等毒株,稳居“流行毒株”宝座。而被媒体称为新冠病毒“史上最强传播力”毒株的奥密克戎亚型BA.5,也以10天登陆我国7个城市的记录,成为了新一波席卷全球的优势毒株。

回头来看,拥有如此强传播力和变异力的奥密克戎毒株是怎么演化出来的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