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禁放令”下的烟花爆竹厂家 还是农村好啊可以放烟花

导读:“禁放令”下的烟花爆竹厂家 还是农村好啊可以放烟花兔年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烟花爆竹“禁放令”的话题再次引起全国网友关注和热议。

1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中国烟花爆竹协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掌握这一块的数据,不过,很多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实行“禁燃令”,这无疑会让烟花爆竹更多的流向农村市场。

江西萍乡市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黎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禁燃令”对国内烟花爆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他们的烟花爆竹产品除了国内市场,还有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占比这些年有所增加。

据媒体报道,为拓展国内外市场,上栗县同步推进出口指导、国内推介、“花炮小屋”进景区等重点工作,通过积极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7个省市的定点订货会,与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联合举办“花开上栗”线上云洽会暨线上展销会。据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栗全县烟花爆竹总产值约120亿元,同比增长28.4%;出口生产产值约9亿元,同比增长72.6%。

公开报道显示,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产、出口和消费国,花炮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90%,约占世界贸易量的80%。黎先生很自豪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烟花,正是来自江西上栗桐木镇。

上栗县也被誉为“中国烟花爆竹之乡”,高峰期曾拥有1000余家花炮企业,所创造的财税一度占据当地财政“半壁江山”。在历经多轮行政许可后,目前当地花炮企业只保留200余家。据媒体报道,上栗县一些淘汰退出的花炮企业,拥有大片闲置厂房、空地,当地政府引导他们转型发展养兔、养蚕等农企,并取得不错效果。

一位四川西充县的烟花鞭炮厂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目前尚未开拓海外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缩水,他们此前已适当减小生产规模。对于企业转型,他表示,因为烟花鞭炮作为特殊行业,多建在偏僻乡镇人员稀少的地方,企业转型渠道并不多,虽然最近几年企业生产量有所减少,但目前仍能维持运转。

声音交锋:

业内人士希望限时限区域放开

有网友担心放开后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国内部分地方对“禁放令”的适当松绑,多名受访的烟花爆竹厂家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已从网上看到消息,这些举措虽无法对企业生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否扩大生产规模也还需视后续政策和市场情况而定,但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烟花爆竹协会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他们最近也关注到相关新闻,并希望“禁放令”实施的区域范围不会再扩大。而多名受访企业则表示,希望政府能够适当放开对烟花爆竹燃放区域和时间的限制,比如说在限定区域、限定时间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燃放,这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能促进烟花爆竹行业的发展。

一名行业人士表示,希望各地在制定禁限放政策时,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在现有城市规划区内实施禁燃禁放,同时建议在城市建城区外不影响空气质量污染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临时燃放点,保留禁燃禁放区域外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网上为“禁放令”松绑的呼声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声音。除了对环保和大气污染的担心,还有网友表示,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在过去时有发生,一旦放开,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烟花爆竹”“炸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在2022年,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人员受伤的司法文书有30多份,受伤部位多位“眼睛”“手臂”“面部”等。

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存在的安全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生产厂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如果适当放开,规定在限定区域或限定时间内安全燃放,要比消费者偷偷燃放更安全一些,“就像小孩子的叛逆心理一样,你越是禁止,可能他就越想去燃放”。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