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中国已监测出本土XBB病例 到底是什么情况

导读:中国已监测出本土XBB病例 到底是什么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

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专家介绍人民日报记者:此前发布会也介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BQ和XBB的相关情况,请问目前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从发现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已经发现进化出了750多种进化分支。根据截止到1月10日全球新冠病毒共享数据库当中各个国家上传的序列来分析,在全球流行前两位的现在是XBB2.75和BQ1.1。截止到今年的1月10日,全球已经发现了奥密克戎重组体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就是XBB及其亚分支,这个变异株在一些国家新冠病毒的感染人群当中占比还是比较高的。XBB1.5是其中的一个亚分支,它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加,截止到今年的1月12日,已经在至少40个国家和地区当中监测发现了。陈操介绍,就我们国家而言,从去年的12月1日到今年的1月10日,从31个省份和兵团的感染病例当中已经监测发现了1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其中BA5.2和BF7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两者加起来是19种进化分支的97%。陈操介绍,从去年的10月份一直到今年为止,我们国家累计报告了XBB的本土病例是16例,都是XBB.1的进化分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XBB1.5的病例。同期本土BQ是56例,包括BQ.1、BQ1.1等亚分支。从去年的12月1日以来,全国的输入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已经有7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输入到我们国家,比例比较高的前三位是BA5.2、5.7和BQ1.1。

海关总署: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须核酸检测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新华社记者提问:新冠列入“乙类乙管”,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好口岸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海关总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坚持口岸疫情防控海关的要求,严格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科学精准做好人物同防,水陆空同防,为国家防疫作出了海关贡献。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以后,海关按照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稳妥有序、科学规范做好相关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口岸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措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海关在口岸环节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新冠病毒采样核酸检测。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之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纳入海关健康申报内容。海关在口岸严格落实健康声明卡核验、体温检测等常规卫生检疫措施。二是根据健康申报结果进行分类处置。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海关直接放行。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海关将在口岸进行新冠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海关将人员信息通报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并配合地方做好人员的处置工作。结果为阴性的,海关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的情况进行后续的处置。李政良介绍,在这里我也想提醒广大来华人员,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有关要求,于行前48小时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来华,如呈阳性,应在转阴后来华。刚才外交部吴玺司长也对相关方面的政策作了解读。同时,在口岸入境时,应按照要求如实逐项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声明卡,如有隐瞒或虚假填报,海关将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如有检疫方面的异常,请配合海关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后续处置工作。第三,优化入境货物的检疫措施。海关对冷链食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措施,但将继续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继续保持与出口国家或地区主管部门的沟通,坚持源头食品检查,同时通过产品准入审核、回顾性评估审查且注册等环节,进一步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防范污染的指南。李政良介绍,对于源头发现的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于进口非冷链物品,海关不再进行针对海关病毒感染的风险监测采样和预防性消毒监督。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验传染病管理以来,全国海岸通关平稳有序,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的监测工作,同时依法实施常规卫生检疫,落实多病同防,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