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已监测出本土XBB病例 到底是什么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
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新措施出台来华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新的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措施出台以后,有以下几项变化:第一项变化,来华手续简便了。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在登机前48小时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报到海关健康申明卡当中,如果是阴性就可以来华,如果是阳性,在转阴以后才能来华。另外,在签证的便利化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恢复了定居、访问、过境、商务、团聚以及探亲和私人事务方面签证的审发,以便利外籍人士来华。第二项变化,航班更多了。取消对航班的数量、航线以及客座率的限制,现在国际航班正在稳步增长。在公路、水路方面,外交部也在逐步有序地开放更多口岸。第三项变化,取消入境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入境时不再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只要健康申报正常,海关的常规检疫没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放行进入社会面,如果申报异常或者有发热等症状,海关就会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检测是阳性,就会要求居家或者居所隔离,或者就医。
外交部领事司:中国目前没有发现新变种病毒或显著突变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针对当前的疫情,一些国家指责中国信息不透明,跟世卫组织的沟通不及时,甚至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影响其他国家,这一问题要如何看待?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回应称,疫情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分享相关的数据,包括中国国内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毒基因的数据,中方也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我们跟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60余次技术方面的交流。也就是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5次相关的技术交流。吴玺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中国国家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流毒株与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发现,在中国目前没有出现新的变种病毒或者是显著的突变。世卫组织欧洲区主任近日也表示,中国一直在向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掌握的信息,中国的疫情不会对欧洲产生影响。大家肯定还记得,前几天有一些新闻报道,就是新加坡的卫生部长1月9日在国会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在中国入境的人员身上发现新的变异病毒,中国入境新加坡被检测出来阳性人员的数量只占新加坡总体输入很小的一部分,大概是5%,所以来自中国的输入到新加坡是远远低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吴玺表示,由此可见,个别国家对我们的指责、对我们的妄加揣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
部分国家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如何应对?国家移民局回应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实施优化措施之后,我们关注到居民的出境需求显著增长,出入境的窗口申报证件的人数增长较快,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内地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我们关注到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入境的旅客采取了防疫的限制措施,对中国公民的出境有何建议?国家移民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以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护照,以及赴香港护照旅游签注,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人数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29.4%。其中普通护照的申请是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了99.8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47.6%。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的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照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的服务。全国3200多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目前秩序井然。我们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的人数近期将会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的便利。刘海涛表示,近期,部分国家对我国入境旅客采取了防疫管理出入境的限制措施,包括要求提供行前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阳性人员实行入境后的集中隔离,限制入境等。我们提醒广大的出入境人员提前了解相关国家的入境政策,合理选择安排出行的国别、时间,防止造成出行的不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三个加强”措施 全力保障通关顺畅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春节假期临近,预计口岸将迎来人员出入境的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已部署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实施“三个加强”措施,全力保障通关顺畅。一是加强通关查验组织保障。备足警力、开足通道,优化勤务组织,强化动线管理,提高查验效率,确保人员、车辆顺畅通关,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二是加强引导提示。落实节假日客流高峰“两公布一提示”制度,即及时公布预测春节假期口岸出入境客流高峰情况,公布口岸应对客流高峰准备措施,提示旅客通关注意事项,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参考。三是加强通关流量监测。协调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掌握国际航班、水港班轮、陆路客货运调整情况,实时监测出入境流量变化,做好应对预案。在此,国家移民管理局提醒广大出入境旅客,关注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相关“两公布一提示”信息,出行前仔细检查出入境证件签证是否有效,提前了解前往国家和地区的入境和防疫管理政策,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人身安全健康自我保护。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 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普通护照以及申请赴香港商务、旅游签注。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29.4%。其中普通护照申请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9.8%;往来港澳台证件签注申请99.8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47.6%。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证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全国3200余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秩序井然。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还将有所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近期将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便利。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作出了安排,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从1月8日实施以来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一是总量明显上升。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措施实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二是海陆空同步恢复。海港、陆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2.1万、42.4万、4.5万,较实施前各上升13%、53.3%、33.2%,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最多,日均1.1万人次,陆路口岸深圳福田增幅最大,日均2.1万人次。三是入境数量略高于出境。日均入境25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54.7%,日均出境24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43.3%。
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乘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变异株流行趋势,实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
国家卫健委: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有媒体记者提问,中方多次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进行相关的技术交流,并且向驻华的外交官、工商界和外媒介绍了我们国家的抗疫措施,但是还是看到一些报道贬低中国的抗疫情况,请问怎么评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刚刚遭遇疫情的时候,面对致病率较强的原始株,坚持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我们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米锋介绍,我们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十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的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米锋介绍,我们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我们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的活动,也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我们也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三年来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国际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刚刚遭遇疫情时,面对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中方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策略,采取强有力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病例救治等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发挥中医药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中方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健康。
吴尊友:“复阳”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不建议大家过度关注自己是否会出现“复阳”,在明确自己感染新冠后,核酸或抗原检测转为阴性了,如果不再有任何症状,不建议频繁地做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即使是“复阳”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有那些“复阳”后,再次出现症状,且有加重趋势,几天都没有出现缓解迹象的病人,需要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