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呼吸机企业将发三四倍年终奖 这员工高兴死了三倍年终奖过个热闹年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应用于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房等区域。
2022年12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公布无创呼吸机采购公告,预算金额为500万元;12月25日,福州市中医院公布新冠救治应急设备紧急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1303.万;12月23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布有创呼吸机紧急采购项目紧急采购公告,预算金额为760万元。
深圳某医用呼吸机生产企业副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新冠感染者人数激增,近期企业医用呼吸机供不应求。“很多医院想买也买不到。”
家用呼吸机同样受到追捧。记者搜索某宝平台发现,家用呼吸机主要品牌包括怡和嘉业/瑞迈特、鱼跃、瑞思迈、可孚等。其中,怡和嘉业/瑞迈特旗下的“双水平呼吸机ST家用老人肺气肿慢阻肺无创睡眠打呼噜止鼾器”销量最高,月销量达1000台以上;鱼跃医疗旗下的“家用老人睡眠止鼾器全自动呼吸暂停打呼噜呼吸器YH-450”销量最高,月销量达700多台。
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企业的呼吸湿化氧疗仪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呼吸湿化氧疗仪的订单已经排到了节后,包含耗材也是,完全没有库存。”
其中,呼吸湿化氧疗仪有两个型号,分别是医用和家用。医用的是要接在医院里的中央氧源,相当于可以直接向患者的肺泡中输入有湿度、温度适宜,且含有氧气的气体。以在疫情中出现的白肺患者为例,其可能出现低氧血症情况,可在医院里直接使用该医用呼吸机,流速可以切得很高。
家用型号可在家中接制氧机,也能形成较为舒适的氧标,如患者在家里出现急性缺氧的情况,可在第一时间作为救治方式。
扩产:企业单月产量暴涨
未来随着感染高峰期过去,市场对于呼吸机的需求是否会骤减?针对未来预期,上述企业人士认为,未来对呼吸机的需求量不会降低。
因为我国人均呼吸机数量较少,未来使用到呼吸机的场景会增多,目前还存在很大缺口;此外,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新冠感染者、重症患者将持续增多,对呼吸机的需求也将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内阻塞性呼吸暂停症(OSA)和慢阻肺(COPD)存量患者基数庞大,分别约为2亿人和1亿人,但OSA诊断率不到1%,COPD诊断率和治疗率仅为27%和20%,和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以前大家认为入睡后打鼾说明睡得香,但其实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果伴随呼吸暂停,在睡眠监测时,就会发现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睡觉打鼾有风险,需要及时就医。”
相关呼吸机市场潜力巨大。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56亿美元,CAGR为1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33亿元,CAGR为22%。
据怡和嘉业招股书,2020年家用呼吸机的前五名分别为飞利浦、瑞思迈、怡和嘉业、鱼跃医疗、律维施泰因,市占率分别为28.4%、26.6%、15.6%、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