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有呼吸机企业将发三四倍年终奖 这员工高兴死了三倍年终奖过个热闹年

导读:有呼吸机企业将发三四倍年终奖 这员工高兴死了三倍年终奖过个热闹年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应用于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房等区域。

以主营业务为呼吸机的怡和嘉业为例,受疫情影响,其业绩大涨,为企业成功上市带来重要推动力。2017-2019年,怡和嘉业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35%。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疫情需求拉动,其双水平肺病呼吸机带动营收同比增长117%。

2022年11月1日,怡和嘉业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第一家中国自主品牌的呼吸机上市企业。据公告,预计其2022年实现收入为14.44-15.44亿元,同比增长118%-133%。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飞利浦呼吸机召回事件或对行业影响深远。怡和嘉业认为,召回事件对飞利浦的品牌和渠道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机遇。

上述深圳企业高管表示,目前行业面临的较大问题是供不应求,企业正全力扩大产能。“最近很紧张,企业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这十几二十天几乎把以前半年到一年的事情做完了。近期企业产能甚至达到以前同期的10倍至20倍。”

同样对未来抱有良好预期的还有怡和嘉业,其也计划扩大产能。2021年,怡和嘉业家用呼吸机生产量约30万台;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上市募投项目中,该公司还计划新增年产30万台。

担忧:核心配件高度依赖进口

此前,在全球呼吸机市场中,有创呼吸机市场以国外品牌为主,我国有创呼吸机市场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市场份额占到80%以上。

近年来,国产品牌,包括迈瑞、谊安、普博等企业迅速崛起,在国内外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呼吸机行业以国产为主,90%都是国产品牌。”该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

但上述企业高管也表示,该企业呼吸机的核心原材料仍以进口为主。家用呼吸机龙头企业怡和嘉业也存在该问题。据其招股书显示,在呼吸机生产过程中,其核心零部件、核心原材料均为外采,仅核心软件进行自主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呼吸机厂家均是如此。

“目前呼吸机行业的分工已较为明确,做CPU是做CPU的企业,做机器是做机器的企业,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德国呼吸机厂家,核心配件都是从那几家半导体公司买,自己工厂也不生产,所以国内外企业是一样的。”

据兴业证券,呼吸机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原材料和软件芯片供应商、中游本体制造企业以及下游流通和应用场景。生产一台有创呼吸机需要1000多个零部件,其中的核心部件涉及音圈电机、涡轮风机、传感器、芯片、比例阀等,大都由欧美企业生产供应。

以芯片为例,其主要用于保证呼吸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主要供应商为瑞士的ST公司、德国的英飞凌公司、美国的德州仪器、美国的微芯,以及美国的亚德诺半导体;再如用于辅助患者呼吸的涡轮风机,其主要供应商为德国的EBM公司、美国的托马斯、美国的格南登福、瑞士的Micronel和中国台湾的台达。

因部分上游核心配件受国外几家供应商限制,或给中游呼吸机制造商产能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王强向记者表示,进口部件不能及时供货将直接影响中游企业生产,因此,行业未来发展关键是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

南京晨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曾向媒体表示,正常情况下,如果元器件齐全,只要一天就能组装一台无创呼吸机,加上整机测试时间,生产周期不超过三天。但如果缺材料,供货周期起码都要一个月左右。“原材料供应不上来,也很难承诺短期内可以交货。”

因此,道彤投资董事总经理林祯成曾对此表示,未来上游将会成为医疗硬科技投资的重点赛道之一,解决医疗器械的核心零部件,减少核心材料依赖进口,从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去投资布局是对医疗企业的新命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