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马鞍山“药神”秦才东案始末 大医院治癌症也是靠碰的!

导读:马鞍山“药神”秦才东案始末 大医院治癌症也是靠碰的!2022年12月30日,年近六十的“药神”秦才东走出马鞍山市看守所。此前,他已被羁押超过300天。法院最终判决其犯生产假药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最后,秦才东选择了回国。

以华侨身份回到国内后,秦才东先后于深圳、苏州、天津等地工作,但最终还是决定辞职潜心研究,并进行创业生产。

1990年,秦才东的父亲被查出喷门癌,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动了手术,不到半年便因癌症复发去世。秦才东曾向好友回忆那个时刻,“感觉浑身无力,我一个牛津博士什么也做不了。”

此后,秦才东学习材料科学的同时,也开始了解癌症的病理与机理。2017年,秦才东在多年关注研究癌症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投入对“组合物”的研究。

据秦才东儿子发布在社交平台的公开文章,秦才东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托·瓦博格提出的瓦博格效应和细胞呼吸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及在各种文献的启发下,产生以癌细胞糖酵解步骤作为出发点,配制一种无毒无害但可以抑制癌细胞能量产生机制从而扼杀癌细胞的“组合物”的想法。

经反复研究,秦才东发现将甲酸盐、醋酸/草酸盐、亚硒酸盐等具有高度还原性的物质相互组合后,对于抑制细胞的糖酵解过程具有可行性,将其命名为“组合物”。

“组合物”研制完成不久,秦才东最先在皮肤外用涂抹,发现有一定效果之后,再转给其母亲服用。戴德桂的喉部有纤维瘤倾向,喉部的肿瘤组织可以直接接触到吞服的自制溶液,最终显示效果明显。

在上述前提下,秦才东陆续把“组合物”给妻子、儿子、弟弟喝,也给一些关系近的同学喝。2017年,秦才东妻子朋友的85岁堂妈在患食道癌、淋巴癌,医院已经放弃治疗的情况下,表示愿意尝试“组合物”。3天后对方给他打电话说,人已经能喝点稀饭了。

从那之后,秦才东开始向本地的癌症晚期患者提供“组合物”,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面临绝望的群体,另一方面是为“组合物”积累更多的数据,以申请专利、走向正规。

经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联系尝试服用“组合物”。截至秦才东被拘留,累计“组合物”的服用者近千人,累计邮寄发出的“组合物”20000余份,其中长期服用“组合物”的人数有300余人。

陈然(化名)是较早接触秦才东的患者家属之一,她的丈夫在2018年4月确诊肺腺癌局部晚期,“当时天都塌下来了”。在青岛做手术后,陈然清楚地记得主任医师自手术室出来后对她说,气管后的淋巴结不能再清理了,“再扒气管就瘘了”。

2018年5月,陈然夫妇前往北京寻医,但无一例外被要求放化疗。她的丈夫是一家中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两人都认为化疗治不好癌症,在医院门口坐了许久,最终决定放弃化疗。

回到家后,陈然将希望寄托在各种癌症群聊上,寻找各种替代疗法。后经群友介绍,与秦才东结识。秦才东给她发了一些自己撰写的文章,陈然仔细研读后认为不是普通的偏方,“确有理论支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