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四川上万人点燃“蛴蟆灯”祈福 过年过节就应该热热闹闹的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
“今年的蛴蟆节很热闹,之前我都是网上看到,今天来亲身体会一下,确实感觉到不一样,万人送灯祈福更是让人激动。”市民何先生表示,今天一大早就赶过来感受节日气氛,感觉这个活动很有地方特色,体验自制灯笼也好玩。
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火龙,照亮了田间地头。锣鼓声、歌声、笑声混合在一起,充满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当队伍行进到河边时,鼓乐齐鸣、烟花漫天、鞭炮炸响。在焚烧完巨型的“蛴蟆王灯”后,一些人将各自的蛴蟆灯稳妥插入松软的土中,孩子们则奋力将蛴蟆灯投进小河里,象征蛴蟆送下河。
“蛴蟆节”扎花灯。
据了解,“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项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民俗活动。传说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当地村民便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经过300多年的演变,如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