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延迟退休 只有年轻人“做牺牲” 8090真的好惨,最高的房价最严重的就业形势独生子女家庭延迟退休养老金耗尽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延迟退休”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共赴危
在延迟退休这个问题上,尽管“代际”“性别”“地域”,尤其是“编制”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养老金正面临着见底的危机。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中国养老金结余在2035年将耗尽。
“养老金即将耗尽”是一个硬约束,讨论延迟退休,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才有实际意义。
如何对养老金开源节流,无非就如下五个主要选项:
a、全面降低养老金现行发放水平,多拿多降,少拿少降
b、鼓励生育,增多未来养老金的缴纳人口
c、公共财政和国企利润加大向养老金输血
d、大幅通胀
e、延迟退休
选项a,你觉得有现实操作性么,多拿多降只有理论探讨价值,多拿的人是规则制定者,而少拿的人也都盼着每年那几个点的增幅。
选项b,你愿意生么,都愿意生那还讨论个啥?
选项c,财政也不富裕啊,谁救谁啊,而国企那点利润我看你还是别当真了。
选项d,没办法的时候当然也只有这么干,但这个可比延迟退休引发的民怨就更大了。
看起来,也就是“延迟退休”最有可操作性了。
不然呢?年轻就是你的软肋啊。
02
延迟退休势所难免,但也会引发很多事与愿违的“次生损害”。
延迟退休的一大背景是:没人生娃了。
从某种冰冷的经济理性逻辑出发:既然年轻人不愿意生娃,那就延迟退休呗。年轻人的自由选择在于:你可以在两杯“毒药”中,自由地选择一杯。
但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同样存在一个冰冷的逻辑:延迟退休很可能进一步下压生育率。甚至逐渐形成某种负面循环:生育率越低,退休越晚;退休越晚,生育率更低……
就中国现实语境而言,这一点都没有夸张。
图/微博用户@有限次重复博弈 举个例子。按照现行政策,女性是55岁退休,在中国普遍双职工的状况下,55岁退休的奶奶和外婆实际上是年轻人生娃的最强有力保障,当然,60岁的退休的爷爷和外公虽然大多“废柴”,但多少也能帮点忙。
如果男女65岁同龄退休,特别是潜在的奶奶和外婆迟退休了整整十年,那谁给想生娃的年轻人带娃?就说65岁退休了,这多上十年班带来的体力衰减,还带得动娃么;当然,她们仍然可以提前退休,但在尚拿不到退休金的情况下,在经济上如何帮助儿女分担育儿压力?
这对已经走低的生育率而言,是某种意义上的毁灭性打击吧?
当然,有人会说,反正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想生娃了,何必操心这事?
但总有些人还想生娃,延迟退休对这批“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人而言,不是一种真正的劝退么?给人家一月500元的生育补助金,然后让本可以带娃的爹妈继续上班,这种鼓励生育你觉得可笑么?
图/网络 对国外而言,因为老人参与带娃的比率远没有中国高,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在中国的语境下,这件事对生育率有多大冲击力,不需要专家帮你想也可以想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