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万亿之城俱乐部”大洗牌 都有哪些新成员按照各地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城市前10名排位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南京。
如果常州和烟台晋级万亿GDP城市,江苏、山东这两大经济强省也将形成新的万亿城市格局。目前来看,山东拥有两座“万亿之城”,分别是青岛和济南。与此同时,经济总量排在山东之前的广东和江苏,分别拥有4座万亿城市。
河北第一大城市唐山,是常州和烟台之后,另一个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2022年唐山GDP达8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在河北省已经公布2022年GDP数据的地级市中,唐山GDP总量、增量、名义增速三项指标均排名第一。
对于冲刺万亿之城,唐山也是雄心勃勃。唐山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力争进入“万亿俱乐部”。不过,想要在2023年GDP突破万亿,唐山的GDP增量要达到1100亿元以上,GDP增速至少要达到12.4%。这对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唐山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唐山两会延期至2月中旬召开,其2023年的政府工作目标目前尚未公布。分析认为,如果未来两年唐山GDP平均年增速在7%左右,将在2024年顺利跨入“万亿俱乐部”。这也意味着,河北将实现万亿GDP城市零的突破。
当然,在跨越万亿GDP的同时,各大城市也需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双碳”目标之下,绿色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早些年,常州在后备阵营中并非领跑者。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这一年常州GDP为5281亿元,不仅低于目前位于其后的大连、徐州等城市,而且还比烟台少了约800亿元。但7年过后,常州已是经济体量最接近万亿的城市。
常州为何能在7年间后来居上?答案是新能源产业。作为曾经的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常州凭借汽车工业的底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提前落子。2015年,常州引入动力电池制造商——中航锂电(现更名为“中创新航”),至2022年已是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2022年,常州新能源产值超过5000亿元。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五分之一;常州拥有理想、比亚迪等整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整车产量占江苏全省的一半;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左右……
牛凤瑞说,整体来看,各个城市发展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在某一个时段快一点或者慢一点,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正好踩中产业发展的步点,对于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梦想进入“万亿俱乐部”的众多后备军而言,如何在主导产业继续发光发热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增长点,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