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提前还贷的人能有多拼 无债一身轻对于压力山大的现代人始终是好事

导读:提前还贷的人能有多拼 无债一身轻对于压力山大的现代人始终是好事但对周春晓而言,即使投诉电话打通了,最新的结果仍然是提前还贷需要特批。她下定决心,那就继续等待下去。

对方还嘱咐她,一定要在12月1日前,把约90万还贷的钱存入卡里。90万不是小数目,辗转腾挪半天,才凑齐这笔现金,但最后,她失望了。

她发现,到了约定时间,银行却没有提前扣款。那几天她急得天天看账户余额。一天下午,她正在工作,突然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告诉她三个月以后才能还款。为此花费的时间和心力达到临界值,她决定立刻动身前往银行,“我一天都等不了了”。

怕去晚了银行下班,她跑了一路,路上脑子里也飞速构思着,这次不能再太客气,语气要激动一点,甚至想好了必要时可以装作晕倒。最后,她用了最“笨”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到了银行,看见一个办公室,她就直接走进去,开口就问:“请问一下你们的领导在哪里?”

后来她才知道,她撞见的是银行的行长。对方问她:“是不是要卖房?”她临时编了个谎言,说她自己确实着急卖房,并且“还贷的钱也是借的”。

回忆整个过程,快50岁的夏芳觉得,虽然她平时是个温和的人,但在那时,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装一把情绪激动,这种“伪装”,加快了问题的解决。最终,这位领导当着她的面,打电话申请,大约10天后,她还上了贷款。

为了早一天还上贷款,投诉是使用得最多的办法。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通过投诉还贷成功的经验。其他还贷受阻的人,也把希望寄托在拨通某个号码上。通常,经验帖里,中国银保监会的投诉电话“12378”出现频率最高。

周春晓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她看过不少提前还贷的分享贴,对比起那些要打100多通电话才接通12378的人,她已经算幸运了。投诉后,农行的回电很快就拨了过来,但仍然是让她“再等待一个月”。

打通12378,只是第一关,意味着银行最后会同意提前还贷。但什么时候还,怎么还,还是未知数。

杭州的刘溪就是如此。没能如约等来扣款,她气坏了,在电话里“威胁”客服,每隔十分钟她会查看一次是否扣款,如果没有,她就继续打电话询问,直到还上为止。10分钟后,刘溪收到了扣款成功的信息。

杭州的杜鹃,去年12月预约还贷,排队到今年5月,她打电话投诉,对方称“会按照顺序给投诉客户打电话反馈”。杜鹃问:“你们投诉客户多吗?” “数也数不清。”这句回复让杜鹃“印象相当深刻”。

对银行而言,房贷是一种“优质资产”。当提前还贷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涌来,银行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还款人和银行的矛盾产生了。

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他分析,从银行利益角度看,购房者的贷款审批通过,意味着银行已经在这笔资金上做出了长时间(例如20年-30年)的安排。借款人突然决定提前还贷,银行需要重新找新的项目把资金投出去。在这期间,银行损失了原本的贷款利息收入。所以,银行会控制提前还贷节奏。

为了降低利率,还有人想过更冒险的方式,以贷还贷。办理利息更低的贷款,贷出的钱用来提前还房贷,利用利率差,省下一笔利息。

何倩今年25岁,广州的房子,是她大学毕业那年,家里帮忙买的房子。去年开始,她发现房贷也好,普通的消费贷、信用贷也好,所有利率都在下降。再对比自己房贷的利率,超过5%,她坐不住了。

想到自己名下有公司,何倩考虑起了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她翻出几年前添加的自称某行信贷部职员的微信,对方让她前往位于广州CBD的一家门店咨询。一到门口,眼前的“xxx贷款公司”让她心里打鼓了。

工作人员推荐完贷款方案,还没等她同意,就拿来一份协议,“服务费3%-4%,能省下几十万”。何倩有些眩晕,才知道经营贷的前提是,得付出总贷款80万3%-4%的服务费,一下得再花出去24-32万,知道这个数字后,她彻底打消了念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