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北业主购74平房屋套内仅40平 强烈要求注明实际使用面积!对此事,上海浦深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紫东表示,购房合同应当注明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郑女士提供的购房合同显示,涉事房屋建筑面积73.96平方米,每平米2800元,共计207088元。
2021年5月,郑女士再次前往万和新城时发现,楼外墙标注了“拆”字,“这房子没有房本,万一被拆了,我这21万就打水漂了”。
郑女士事后了解到,万和新城是河北雍景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一处楼盘,只有两栋七层住宅楼,不是商品房,是新民居的产权性质,当地中介称为永久产权房。
郑女士还表示,事后她查阅相关规定发现,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多层住宅楼的公摊面积标准,但按照房地产市场经验,普通的18层以下多层住宅楼,公摊系数约为7%-20%,“我买的房屋公摊面积约为46%,远超楼市常见的公摊系数,而且购房合同也没有对公摊的具体项目、面积大小等进行说明”。
售楼处工作人员称,“缩水”面积为公摊面积。企业回应:就郑女士反映的问题,澎湃新闻联系到了涉事房产中介曹某和开发商售楼处工作人员王某。
其中,曹某称自己的客户都是在对房屋实际面积知情的情况下,才会签订购买合同。曹某表示,会查询相关订单再回复。而王某则称对此次交易不知情。
2月28日,郑女士再次联系王某。郑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王某表示,相差的35平方米是公摊面积,属于正常情况,并表示售后问题需要找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