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本老年人正在陷入犯罪地狱 背后的真相让人惊愕一件是明面上的,那就是大熊猫香香回国的消息让他们心碎,其热度跟安倍遇刺新闻一样轰动。
这些宏大数字背后的具体样貌,是一群年轻暴徒闯入老人的家里,用拳头和棍棒,用酷刑和辱骂,逼迫受害者拿出毕生的财产的残忍画面。
但比这更残忍的,是日本战后婴儿潮和Z世代的代际矛盾。
从“老害”的辱骂,到2016年横滨护士杀死48名老人,再到近期针对老年人的犯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陷入了对老年人的仇恨之中。
只要翻阅讨论狛江强盗杀人案的留言板,你总能不时看见这样的发言:
“只有老头老太太有钱,这不公平!”
“反正他们也不活不了多久了,让年轻人帮他们花钱怎么了?”
“路飞集团做的是善事。”
年轻人的怨气,看上去非常疯狂、冷血,但却不是失心疯,而是源于政府对年轻人利益的长期边缘化。
首先,是机会的边缘化。在70年代,日本企业中有32%的中层在35岁以下,但到了90年代,这个数字被降到了16%,这意味着大量年轻人在职场上会被年长者长期压制。
其次,政治上的边缘化。在日本政体下,由于老人的数量和投票率都要高于年轻人,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预算上必然更倾向于这个群体。
更重要的是,失去的十年之后,年功制度和终身雇佣的崩塌又进一步恶化了就业环境。政府为了解决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就不得不提高退休年龄。
于是,在经济状况完全赶不上自己父辈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政府把预算分配给“有钱人”,这种不公平感油然而生,冷血发言从此开始。
经济尚可的时候,这些情绪只是抱怨字句,而当电梯停摆,它就成了一场争夺资源的血战,本该尊重的老人,成了海贼眼中可以被掠夺的金银岛,成了日本年轻一代眼中的需要被扫清的障碍。
“路飞强盗事件会暂时平息,但我认为过不了多久,类似的组织就会卷土重来,他们会吸取路飞组的失败教训,继续狩猎老人。”熟悉菲律宾日本犯罪集团的记者竹村明这样说道。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看到一个衰老的经济体,在名为老龄化的流沙陷阱中绝望挣扎,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