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天下长河皇上为什么不杀于振甲黄河大决,梁九功流着泪颤抖着宣读灾情,康熙亦是流下了悲愤痛苦的泪水。
桃源县县令于振甲起初不肯搬,后来百姓们被说服了,于振甲也未必会独自一人坚守于此。
可于振甲的老娘死活不肯离开,于振甲就一定不会走了,老百姓也都回来了,要跟着桃源县、跟着于振甲,共进退。
于振甲拿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喊着“护堤”,直到洪峰过境,他像是解救了苍生一样舒了口气,于振甲根本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陈潢和于振甲都气得晕倒生病了,可于振甲到了康熙那里,不但没有被治罪,还指责靳辅治河不利,称陈潢修的减水坝是怪物。
靳辅气得后悔当初没杀了他,如今皇上也没惩罚于振甲,还赐他尚方宝剑,让他统领三省救灾事宜,靳辅都问皇上为何不杀了他?
皇上不杀于振甲,原因有三,其中一处跟靳辅当初没用尚方宝剑斩于振甲的原因一样。
第一,保靳辅压索相。
当初劝说于振甲带领百姓迁移时,于振甲就软硬不吃。
不管是陈潢的好商好量,还是靳辅搬出的皇命,于振甲都始终固执己见,还说要带人去加固王登选留下来的空心堤坝。
下游传来急报,情况紧急,炸堤之事迫在眉睫。面对前来阻拦的于振甲,靳辅就应该下狠心,当场斩了于振甲,就不会再有人敢阻止了。
死一人,能保全万千百姓,也算没白死。
靳辅还是过于优柔寡断了,所以朝里的大臣们,尤其是索额图一党,纷纷弹劾靳辅治河不利,应当革职处罚。
索额图早就想除掉靳辅和陈潢了,因为有这么二位刚正不阿的人管理河道,索额图就无法从漕运中牟利了,他想安插自己的人。
所以索额图和伊桑阿早就找好了懂治河的崔维雅,写好了靳辅和陈潢的24条罪状,就差这么一个机会来取而代之。
康熙自然也知道那些所谓的罪名是无中生有,所以他放任崔维和和靳辅硬碰硬,最后输的当然是崔维雅。
尽管如此,索额图和朝中大臣还有别的方法请皇上降罪于靳辅,弹劾他一个“不杀于振甲就是抗命不遵的罪名”是没问题的。
上一篇:风吹半夏伍建设结局是好的吗
下一篇:天下长河皇上为什么对皇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