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背后的真相让人惊愕其中,长春、广州等多地均在春节前就发布了2023年学位预警,提醒大众区域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
同时,还有一个隐忧无法回避——入学需求高峰时大建学校,那入学需求下滑后,是否会出现学位浪费、撤掉学校、辞退教师等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面对学位预警,扩大班额应急并不可取,反而可以利用出生人口下降这一契机,推进“小校小班”建设,实行小班化教学,如原来一个班45人,调整为25人、30人,这不但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出生人口变化留下“弹性空间”,在人口增加年份,可以适度扩大班额,如从30人扩大到40人。
适龄儿童入学达高峰
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
按照6-7岁左右读小学的规划,2022年和2023年(今年)正是入学的高峰期。
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2018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也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两年,这之后,全国出生人口滑落,2021年数据为1062万人。随着“二孩潮”这些孩子陆续于2022年、2023年进入小学,入学人口高峰也随之而来。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2023年学位预警——所谓的学位预警,就是相关部门提前告诉社会大众,学区生源数量超出学校接纳能力,学校可能装不下了。部分地区明确提到,若学位“爆满”,将按购房时间的先后排序入学资格。
1月8日,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发布学位预警,3所中小学校区的学区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2所学校面临超出现有接纳能力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