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河南商丘市民差点失去了公交车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

导读:河南商丘市民差点失去了公交车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一边是基建项目火热上马,一边是发不出工资的公交公司,所以,将商丘公交停运归结为“地方没钱了”,还是过于简单了。在商丘市政府发布公告说不欠钱之后

对照公交公司与市政府的说明,可以看到明显矛盾。公交公司说的经营困难的原因,确实包括疫情影响,但同时还列举了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财政补贴不到位这两大变量。而在市政府的声明里,透露的是财政一直按约补贴。市里等于否定了市公交公司的停运理由,这事就显得复杂起来。

最早的停运公告一出来,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财政没钱了,导致政府补贴不到位,以致于公交公司全体职工5个月没拿到工资。顺着这个逻辑,人们就觉得没什么好说的,疫情影响到土地财政,进而表现在财政支出上疲软。要是这个原因,停运也是不得已为之,公交公司情有可原,而政府也有苦衷。

河南商丘市民差点失去了公交车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

但检索旧闻发现,今年1月28日,商丘市与全省联动开展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总投资1667亿元的13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虽然开工项目有可能包括各种资金来源,不全是财政投入,但就此也无法得出商丘财政已经见底的结论。因此,财政匮乏与公交停运之间的强因果关系,似乎也难成立。

一边是基建项目火热上马,一边是发不出工资的公交公司,所以,将商丘公交停运归结为“地方没钱了”,还是过于简单了。在商丘市政府发布公告说不欠钱之后,舆论开始反转,转而指责市公交公司是私营公司,如果是国有企业就不至于停运,或者用停运相“要挟”,这个观点很有市场,但同样缺乏说服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