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海龟”二次归海 这意味着什么

导读:“海龟”二次归海 这意味着什么厚仁留学创始人陈航的一位学生多年前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毕业,回国后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八年,也去了美国东北大学“转码”

香港留学费用约在13万-17万元/年左右。港校在读研究生群体中,内地学生占比相当高。以香港大学为例,在2019/20学年共13395名硕士生,国际生6810人,内地学生占国际生比例八成。

2021年是分水岭。当年37087名内地生获准来港就读,同比增长19.16%。留学成本和教育质量的考量,海外疫情防控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催生了赴港留学热潮。

“竞争激烈的是金融、会计、经济和商务等专业。”美世教育非美中心总监张劼钊观察到,港校的商科、工科是最热门的专业领域,过去几年几乎无变化。

“其次是计算机科学、电子电气工程,以及衍生专业,如人工智能。”此外,也有少部分学生会选择翻译、教育等人文类专业,社科类专业则相对较少。

留学国劳动市场行情也是影响留学生专业选择的一大因素。

据陈航观察,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美求学更趋实际。偏向选择易在美就业、注重培养实际技能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等。

近十年间,位列留美中国学生热门专业选择前五的是商业/管理,工程学、数学与计算科学、社会科学和物理/生命科学。2018/19学年,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占比首次超过商业/管理专业,并在随后几年中保持上升趋势。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的相关职业为例,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软件开发工程师职业在2021年的中位数薪资为10.9万美元/年,未来十年内就业率增长为25%,远高于就业市场总体5%的增长。

“印度学生在留学选择上非常现实。”陈航说。

美国国会研究处数据显示,2017/18学年,就读STEM专业的中国学生为16.2万人,占在美中国学生总数的44.6%;就读STEM专业的印度学生为15.4万人,占在美印度学生总数高达78%。

“印度学生普遍认为选择专业比择校重要”,陈航认为,印度学生会综合专业、学校所在地区,以及能否对就业提供强有力支持等因素。

他认为,注重技能培养、领域内就业增长高的专业会持续热门。而那些难就业、即便是名校专业,吸引力也会减弱。仅依据排行榜选校选专业、完全凭兴趣而不看就业机会的留学生也会逐渐减少。

张劼钊所接触的赴港学生中,近九成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内地工作。“少数同学因家庭或自身职业规划,会考虑留港工作。”

张昇期待,毕业后就业市场回暖,能顺利找到一份科技行业的工作。“硅谷也好,中西部‘大农村’也没关系,我也不是个爱‘卷’的人。”

标签: 海龟 二次归海
推荐